烯丙氧基磺酸盐多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1页 |
| ·引言 | 第8页 |
| ·阻垢剂的发展历程 | 第8-10页 |
| ·国内外共聚物阻垢剂发展现状 | 第10-15页 |
| ·丙烯酸共聚物阻垢剂 | 第11-12页 |
| ·马来酸共聚物阻垢剂 | 第12-13页 |
| ·含磷型共聚物阻垢剂 | 第13-14页 |
| ·示踪型共聚物阻垢剂 | 第14-15页 |
| ·共聚物阻垢剂原材料 | 第15-17页 |
| ·共聚合单体 | 第15-17页 |
| ·羧酸类单体 | 第15页 |
| ·羟基类单体 | 第15-16页 |
| ·磺酸盐单体 | 第16页 |
| ·酰胺类单体 | 第16页 |
| ·无机类单体 | 第16-17页 |
| ·引发体系 | 第17页 |
| ·溶剂 | 第17页 |
| ·成垢与阻垢机理 | 第17-23页 |
| ·成垢机理 | 第17-18页 |
| ·阻垢机理 | 第18-23页 |
| ·螯合增溶作用 | 第18-19页 |
| ·阈值效应 | 第19-20页 |
| ·晶格畸变作用 | 第20-22页 |
| ·凝聚与随后的分散作用 | 第22页 |
| ·再生-自解脱膜假说 | 第22页 |
| ·双电层作用机理 | 第22-23页 |
| ·影响阻垢剂性能的因素 | 第23-26页 |
| ·阻垢剂自身因素 | 第23-24页 |
| ·结构和官能团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分子量的影响 | 第24页 |
| ·浓度的影响 | 第24页 |
| ·外界主要的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 ·pH 值的影响 | 第24-25页 |
| ·背景离子的影响 | 第25页 |
| ·水中杂质离子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26页 |
| ·阻垢剂间的协同增效作用 | 第26页 |
| ·阻垢剂阻垢性能的研究及评价方法 | 第26-28页 |
| ·静态法 | 第26-27页 |
| ·鼓泡法 | 第27页 |
| ·极限碳酸盐硬度法 | 第27页 |
| ·动态模拟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 ·共聚物阻垢剂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28-29页 |
| ·课题的提出和拟研究的内容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1-37页 |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1-32页 |
| ·实验原料 | 第31页 |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1-32页 |
| ·AHPSE 多元共聚物的制备 | 第32-33页 |
| ·AHPSE 多元共聚物的合成 | 第32-33页 |
| ·固含量的测定 | 第33页 |
|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 第33页 |
| ·AHPSE 多元共聚物静态阻垢实验评定方法 | 第33-35页 |
| ·碳酸钙沉积实验 | 第33-34页 |
| ·磷酸锌沉积实验 | 第34-35页 |
| ·分散氧化铁实验 | 第35页 |
| ·可生物降解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 ·水质分析方法 | 第36页 |
| ·腐蚀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7-67页 |
| ·AHPSE 多元共聚物的制备 | 第37-43页 |
| ·AHPSE 多元共聚物的分子设计 | 第37-39页 |
| ·功能单体的选择 | 第38页 |
| ·聚合方法的选择 | 第38-39页 |
| ·产物分子量的控制 | 第39页 |
| ·制备原理 | 第39-43页 |
| ·聚合反应机理 | 第39-40页 |
| ·聚合动力学 | 第40-41页 |
| ·聚合热力学 | 第41-42页 |
| ·单体转化率与产物组成 | 第42-43页 |
| ·AHPSE 多元共聚物性能的评定 | 第43-63页 |
| ·海水水质 | 第43页 |
| ·AHPSE 多元共聚物产物性状 | 第43-46页 |
| ·AHPSE 多元共聚物合成条件的研究 | 第46-56页 |
| ·AHPSE 单体含量对产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第46-51页 |
| ·链转移剂用量对产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 ·引发剂用量对产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反应温度对产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滴加时间对产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页 |
| ·目标 AHPSE 多元共聚物性能评定 | 第56-62页 |
| ·阻垢性能评定 | 第56-58页 |
| ·可生物降解研究 | 第58-62页 |
| ·目标AHPSE 多元共聚物缓蚀性能研究 | 第62-63页 |
| ·AHPSE 多元共聚物阻垢机理研究探讨 | 第63-67页 |
| ·螯合增溶作用 | 第64页 |
| ·阈值效应 | 第64页 |
| ·晶格畸变作用 | 第64-65页 |
| ·分散作用 | 第65页 |
| ·垢的剥离作用 | 第65-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