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前言 | 第1-24页 | 
| ·本研究的科学依据和意义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 ·混凝作用机理及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9-14页 | 
| ·絮凝科学的进展与研究 | 第14页 | 
|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4-15页 | 
| ·铝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 第15-16页 | 
| ·铁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 第16-17页 | 
| ·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 第17-21页 | 
| ·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 ·本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本研究技术关键和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4-27页 | 
| ·药剂和仪器 | 第24页 | 
| ·实验药剂 | 第24页 |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 ·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 第24-25页 | 
| ·形貌观测方法 | 第25页 | 
| ·分形维数的测定方法 | 第25页 | 
| ·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 第25页 | 
|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 第25页 | 
| ·模拟乳化液废水的配制方法 | 第25页 | 
| ·烧杯实验 | 第25页 | 
| ·COD 测定方法 | 第25页 | 
| ·浊度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 ·油含量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形貌研究 | 第27-38页 | 
| ·聚硅氯化铝(PASC)的形貌 | 第27-31页 | 
| ·聚硅酸的加入对PASC 形貌的影响 | 第27-28页 | 
| ·Al/Si 摩尔比对PASC 形貌的影响 | 第28-31页 | 
| ·聚硅硫酸铁(PFSS)的形貌 | 第31-33页 | 
| ·聚硅酸的加入对PFSS 形貌的影响 | 第31页 | 
| ·Fe/Si 摩尔比对PFSS 形貌的影响 | 第31-33页 | 
| ·聚硅铝铁(PFAS)的形貌 | 第33-34页 | 
| ·铁的加入对PFAS 形貌的影响 | 第33页 | 
| ·聚硅酸的加入对PFAS 形貌的影响 | 第33页 | 
| ·Al/Fe/Si 摩尔比对PFAS 形貌的影响 | 第33-34页 | 
| ·硼的加入对含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形貌的影响 | 第34-37页 | 
| ·硼的加入对聚硅酸形貌的影响 | 第34-36页 | 
| ·硼的加入对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形貌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结构研究 | 第38-55页 | 
| ·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研究 | 第38-45页 | 
| ·聚硅氯化铝(PASC)的红外光谱 | 第38-39页 | 
| ·聚硅硫酸铁(PFSS)的红外图谱 | 第39-40页 | 
| ·聚硅铝铁(PFAS)的红外图谱 | 第40-42页 | 
| ·硼的加入对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红外图谱的影响 | 第42-45页 | 
| ·X—射线衍射研究 | 第45-47页 | 
| ·絮凝剂溶液的pH 值随陈化时间的变化 | 第47-50页 | 
| ·聚硅氯化铝(PASC)的pH 值随陈化时间的变化 | 第47-48页 | 
| ·聚硅硫酸铁(PFSS)的pH 值随陈化时间的变化 | 第48页 | 
| ·聚硅铝铁(PFAS)的pH 值随陈化时间的变化 | 第48-50页 | 
| ·硼的加入对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溶液的pH 值的影响 | 第50页 | 
| ·絮凝剂溶液的电学特征(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 | 第50-54页 | 
| ·PASC 溶液的电学特征 | 第50-51页 | 
| ·PFSS、PFAS 溶液的电学特征 | 第51-53页 | 
| ·硼的加入对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溶液的电学特征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凝性能 | 第55-64页 | 
| ·聚硅硫酸铁(PFSS)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 | 第55-57页 | 
| ·Fe/Si 摩尔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水样pH 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6页 | 
| ·PFSS 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 ·聚硅氯化铝(PASC)对焦化厂二沉池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 第57-59页 | 
| ·Al/Si 摩尔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7页 | 
| ·水样pH 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 ·PASC 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 ·聚硅氯化铝(PASC)、聚硅硫酸铁(PFSS)、聚硅铝铁(PFAS)对模拟乳化油废水的处理效果 | 第59-61页 | 
| ·n(Al)/n(Si)、n(Fe)/n(Si)以及 n(Al)/n(Fe)/n(Si)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 第59页 | 
| ·水样 pH 值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 ·PASC、PFSS 和 PFAS 的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 ·对轧制乳化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 第61页 | 
| ·含硼聚硅铝铁(PFASB)对焦化废水的处理 | 第61-63页 | 
| ·不同絮凝剂对焦化废水和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对比 | 第61页 | 
| ·B/Si 摩尔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1-62页 | 
| ·Fe/Al 摩尔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2页 | 
| ·(Al+Fe)/Si 摩尔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凝机理探讨 | 第64-68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