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常用的固定化酶方法 | 第13-19页 |
·吸附法 | 第13页 |
·交联法 | 第13-14页 |
·共价键合法 | 第14-15页 |
·包埋法 | 第15-18页 |
·四种固定化酶方法的比较 | 第18-19页 |
·基于纳米材料的固定化酶方法 | 第19-22页 |
·基于金属纳米颗粒固定化酶的研究和应用 | 第19-20页 |
·基于非金属纳米颗粒固定化酶的研究和应用 | 第20页 |
·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固定化酶的研究和应用 | 第20页 |
·基于碳纳米管的固定化酶的研究和应用 | 第20-21页 |
·各种纳米材料固定化酶方法的比较 | 第21-22页 |
·本文构想 | 第22-23页 |
第2章 掺杂溶胶-凝胶法固定辣根过氧化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 | 第23-33页 |
·前言 | 第23-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4页 |
·固定化酶柱的制备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2页 |
·酶包埋量计算 | 第26页 |
·固定化酶对底物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6-31页 |
·固定化酶活性的比较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掺杂固定化酶柱的次黄嘌呤液滴光化学传感器研究 | 第33-42页 |
·前言 | 第33-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4页 |
·固定化酶柱的制备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原理 | 第35-36页 |
·正交实验设计选择掺杂溶胶-凝胶法固定化酶条件 | 第36-37页 |
·两种方法固定化酶催化效率的比较 | 第37-38页 |
·pH 值的选择 | 第38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泵速的影响 | 第39-40页 |
·荧光底物浓度的确定 | 第40页 |
·线性范围和检测下限 | 第40页 |
·选择性 | 第40-41页 |
·传感器重现性及稳定性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纳米颗粒吸附的辣根过氧化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研究 | 第42-53页 |
·前言 | 第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2-43页 |
·固定化酶柱的制备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实验原理 | 第45-47页 |
·纳米颗粒用量对固定化酶活性影响 | 第47页 |
·纳米颗粒吸附时间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固定化酶对不同浓度底物的响应 | 第48-49页 |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补篇 第5章 洛美沙星与 DNA 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 第53-61页 |
·前言 | 第53-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9页 |
·洛美沙星与 DNA 作用 | 第54-56页 |
·金属离子对洛美沙星与 DNA 作用的影响 | 第56-59页 |
·pH 值对洛美沙星与 DNA 作用的影响 | 第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