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个人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与收益方面的主要理论 | 第9-21页 |
·教育投资成本与收益方面的理论 | 第9-13页 |
·李建民的教育模型 | 第9-11页 |
·西奥多·W·舒尔茨的教育投资理论 | 第11-13页 |
·在职培训模型 | 第13-15页 |
·生命周期模型 | 第15-18页 |
·模型假设条件 | 第15-16页 |
·模型 | 第16-18页 |
·对前述三种模型的思考 | 第18-21页 |
·关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成本 | 第19页 |
·关于人力资本内部投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工作异动成本与收益、生命周期模型的改进 | 第21-33页 |
·工作异动成本与收益 | 第21-22页 |
·改进的生命周期模型 | 第22-31页 |
·假设条件 | 第22-23页 |
·改进的生命周期模型 | 第23-27页 |
·约束转换系数ρ的因素 | 第27页 |
·工作异动成本、工作异动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 | 第27-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理论运用——对“民工荒”和下岗职工就业难的现象的解释及其建议 | 第33-47页 |
·理论应用:对“民工荒”和下岗职工就业难现象的解释 | 第33-40页 |
·“民工荒”与人力资本投资 | 第33-37页 |
·对下岗职工再就业难的分析 | 第37-40页 |
·建议 | 第40-47页 |
·国家提供部分在职培训费用,企业参与,共同提高民工和下岗职工的人力资本 | 第40-42页 |
·改革户籍及相关制度,提高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受益年限 | 第42-44页 |
·规范劳动力人才市场,促进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