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成本
| 摘要 | 第1-16页 |
| Abstract | 第16-21页 |
| 1. 概念中的实践 | 第21-43页 |
| ·从经验对象到理论对象 | 第21-29页 |
| ·先验观念:家庭教育的决定性影响 | 第21-23页 |
| ·把握概念的五个层次 | 第23-25页 |
| ·经验事实与理论事实 | 第25-27页 |
| ·事实间关系与概念间关系 | 第27页 |
| ·研究对象进入学科:方法相容 | 第27-29页 |
| ·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 | 第29-36页 |
| ·社会整体概念达到过程中的无限思想 | 第29-31页 |
| ·整体的分类与整体功能的实现 | 第31-32页 |
| ·经济学对整体的处理 | 第32-34页 |
| ·方法论整体主义与方法论个人主义 | 第34-36页 |
| ·概念体系构建与均衡分析 | 第36-42页 |
| ·受利益引导的行为 | 第36-38页 |
| ·理性选择下的和谐 | 第38-39页 |
| ·围绕“和谐”组织的概念体系 | 第39-40页 |
| ·利益与行为的形式化联结 | 第40-42页 |
| ·本章结论 | 第42-43页 |
| 2. 人际间的依赖 | 第43-60页 |
| ·从不同角度考察的和谐 | 第43-51页 |
| ·相对整体的构建 | 第44-45页 |
| ·从社会观念角度考察和谐 | 第45-47页 |
| ·从社会行为角度考察和谐 | 第47-48页 |
| ·“看得见的手”调节下的和谐 | 第48-49页 |
| ·“看不见的手”调节下的和谐 | 第49-51页 |
| ·分工与经济和谐 | 第51-56页 |
| ·分立的生产要素与经济和谐 | 第52-54页 |
| ·经济和谐的基本界定 | 第54-55页 |
| ·经济和谐指向的典型经验事实 | 第55-56页 |
| ·整体利益与集体行动 | 第56-59页 |
| ·社会相互依赖成本与集体行动 | 第56-57页 |
| ·市场中个人与整体的联结 | 第57-59页 |
| ·本章结论 | 第59-60页 |
| 3. 经济组织:利益、规则与权力 | 第60-78页 |
| ·经济组织的边界 | 第60-66页 |
| ·经济组织的界限 | 第61-62页 |
| ·从财产角度观察的组织边界 | 第62-63页 |
| ·组织的效用边界:社会福利 | 第63-64页 |
| ·交易成本与组织边界的变化 | 第64-66页 |
| ·经济组织的利益存在 | 第66-71页 |
| ·典型的相对整体:法人 | 第67-68页 |
| ·个人与组织对经济资源的控制:产权 | 第68-69页 |
| ·法人财产与租金耗散 | 第69-70页 |
| ·剩余价值与经济组织中的利益冲突 | 第70-71页 |
| ·经济组织中的强制:规则与权力 | 第71-76页 |
| ·规则的理由 | 第72-75页 |
| ·权力:实现和谐的社会工具 | 第75页 |
| ·效率:接受强制的原因 | 第75-76页 |
| ·本章结论 | 第76-78页 |
| 4. 个人选择与人际均衡 | 第78-99页 |
| ·选择行为与效用增长 | 第78-82页 |
| ·个人自身的和谐:鲁宾逊模型 | 第79-80页 |
| ·人际间的和谐:埃奇沃斯方盒 | 第80-82页 |
| ·通过市场价格达到的和谐 | 第82-86页 |
| ·鲁宾逊经济中的分散化决策 | 第83-85页 |
| ·价格体系下的人际和谐 | 第85-86页 |
| ·在价格体系下经济组织存在的利益基础 | 第86-90页 |
| ·公共品 | 第87-88页 |
| ·外部性 | 第88-90页 |
| ·非价格体系下存在的相对整体 | 第90-97页 |
| ·社会相互依赖成本与组织类型 | 第90-91页 |
| ·集团中的利益与行为 | 第91-92页 |
| ·集团公共品的提供 | 第92-95页 |
| ·个人面对任务而不是收益时的情形 | 第95-97页 |
| ·本章结论 | 第97-99页 |
| 5. 经济组织的生成与持续 | 第99-113页 |
| ·人际成本的支付与经济组织的生成 | 第100-103页 |
| ·成本方法 | 第100-103页 |
| ·成本的支付 | 第103页 |
| ·成本支付、和谐与经济组织 | 第103页 |
| ·租:动态经济组织的利益基础 | 第103-111页 |
| ·供给刚性、相对稀缺性与租金 | 第104-106页 |
| ·源于生产过程的租:剩余产品 | 第106-107页 |
| ·经济组织中的主导性产权安排 | 第107-108页 |
| ·租与生产过程的分离 | 第108-109页 |
| ·租与价格体系的联系 | 第109-110页 |
| ·政治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 第110-111页 |
| ·本章结论 | 第111-113页 |
| 6. 效率与自由的冲突 | 第113-128页 |
| ·和谐一般 | 第113-115页 |
| ·和谐的客体特征 | 第113-114页 |
| ·和谐的主体规定性 | 第114页 |
| ·实现和谐的内在动力 | 第114-115页 |
| ·自由与效率的冲突 | 第115-117页 |
| ·经济思想中的人际关系 | 第115-116页 |
| ·经济思想中的自由与效率范畴 | 第116-117页 |
| ·效率与发展 | 第117-121页 |
| ·效率概说 | 第117-118页 |
| ·整体效率与个体效率 | 第118-120页 |
| ·效率与发展 | 第120-121页 |
| ·自由与社会价值 | 第121-124页 |
| ·在市场机制中的自由 | 第123页 |
| ·价值:效率与自由之间的结点 | 第123-124页 |
| ·效率本体与自由本体 | 第124-127页 |
| ·超验性 | 第125页 |
| ·概念间的联结 | 第125-126页 |
| ·基本范畴向本体抽象,分析工具向认识论转换 | 第126-127页 |
| ·本章结论 | 第127-128页 |
| 7. 全文结论 | 第128-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2-140页 |
| 后记 | 第140-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