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第一部分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及其演变 | 第12-22页 |
一、财务报告目标 | 第12-15页 |
(一) 传统财务报告目标 | 第12页 |
(二) 现行财务报告目标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目标 | 第13-15页 |
二、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特征 | 第15-18页 |
(一) 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内涵 | 第16页 |
(二) 二者的交替发展 | 第16页 |
(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特征 | 第16-17页 |
(四) 信息质量实现的成本效益原则 | 第17-18页 |
三、财务报告的确认基础 | 第18-20页 |
(一) 现行财务报告的确认基础 | 第18-19页 |
(二) 对现行财务报告确认基础的修正与完善 | 第19页 |
(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确认基础 | 第19-20页 |
四、财务报告的计量属性 | 第20-22页 |
(一) 现行财务报告计量属性及其发展 | 第20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计量属性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新经济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冲击 | 第22-26页 |
一、对现行财务报告内容的冲击 | 第22-23页 |
(一) 无形资产 | 第22页 |
(二) 人力资源 | 第22-23页 |
(三) 衍生金融工具 | 第23页 |
(四) 环境信息 | 第23页 |
二、对现行财务报告的生成与传递方式的挑战 | 第23-24页 |
三、对现行财务报告及时性的挑战 | 第24页 |
四、对现行财务报告主体的影响 | 第24页 |
五、对现行财务报告需求的影响 | 第24-26页 |
第三部分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一、资产负债表:重成本而轻价值 | 第26-27页 |
二、利润表:内容、结构需待完善 | 第27页 |
三、报表附注:缺乏自愿性披露 | 第27-28页 |
四、其他财务报告:内容过于简单 | 第28页 |
五、网络财务报告亟待发展 | 第28-30页 |
第四部分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 | 第30-42页 |
一、资产负债表的改进 | 第31-33页 |
(一) 提供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的比较资产负债表 | 第31-32页 |
(二) 增加“衍生金融工具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负债” | 第32-33页 |
(三) 将各减值准备直接计入资产负债表中 | 第33页 |
二、利润表的改进 | 第33-37页 |
(一) 增加第四张报表——全面收益表 | 第33-35页 |
(二) 现行利润表结构的重新划分 | 第35-37页 |
三、财务报表附注的完善 | 第37-38页 |
(一) 详细说明公允价值及其变化的计量 | 第37页 |
(二) 进一步加强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的披露 | 第37-38页 |
(三) 规范表外融资信息的披露 | 第38页 |
(四) 增加对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划分标准的说明 | 第38页 |
(五) 完善现金流量表附注信息 | 第38页 |
四、丰富其它财务报告的内容 | 第38-40页 |
(一) 增加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 第38-39页 |
(二) 提供分部报告 | 第39页 |
(三) 人力资源报告 | 第39页 |
(四) 环境信息报告 | 第39-40页 |
五、加快发展网络财务报告 | 第40页 |
六、小结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