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信息技术外包风险分析及控制
| 1.引言 | 第1-1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6-8页 |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页 |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8-10页 |
| 2.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 2.1 信息技术外包的概念 | 第10-11页 |
| 2.2 信息技术外包的优势和动机 | 第11-13页 |
| 2.2.1.组织财政方面的动机 | 第11-12页 |
| 2.2.2.战略优势方面的动机 | 第12-13页 |
| 2.2.3.行政方面的动机 | 第13页 |
| 2.3 信息技术外包风险 | 第13-14页 |
| 2.4 信息技术外包的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 2.4.1.资源基础理论 | 第15页 |
| 2.4.2.资源依存理论 | 第15页 |
| 2.4.3.核心能力理论 | 第15-17页 |
| 2.4.4.交易成本理论 | 第17-18页 |
| 2.4.5.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3.研究模型及假设 | 第20-26页 |
| 3.1 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的含义 | 第20-21页 |
| 3.2 与交易有关的风险因素 | 第21-23页 |
| 3.2.1.资产专用性/资产的特殊性 | 第21-22页 |
| 3.2.2.少数供应商 | 第22页 |
| 3.2.3.不确定性 | 第22页 |
| 3.2.4.相关性 | 第22-23页 |
| 3.2.5.度量问题 | 第23页 |
| 3.3 与委托方和供应商有关系的风险因素 | 第23-25页 |
| 3.3.1.信息技术业务的专业技能程度 | 第23-24页 |
| 3.3.2.外包的专业技能程度 | 第24-25页 |
| 3.4 假设的提出 | 第2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4.研究方法 | 第26-36页 |
| 4.1 因素测量 | 第26页 |
| 4.2 数据收集 | 第26-28页 |
| 4.3 验证方法 | 第28-35页 |
| 4.3.1.风险矩阵 | 第28页 |
| 4.3.2.相关参数/概念说明 | 第28-3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5.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 第36-41页 |
| 5.1 数据分析 | 第36页 |
| 5.2 结果讨论及实践意义 | 第36-38页 |
| 5.3 信息技术外包风险降低过程监控 | 第38-39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6.结论 | 第41-43页 |
|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41-42页 |
| 6.2 研究之局限性 | 第42页 |
| 6.3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42-43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3页 |
| 附录 | 第53-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