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行扬州分行透视长城卡的经营困境及盈利模式选择
目录 | 第1-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问题与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8页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8-11页 |
2 长城卡简介 | 第11-15页 |
2.1 长城卡的产生和发展 | 第11页 |
2.2 长城卡的种类 | 第11-12页 |
2.3 长城卡的功能 | 第12-13页 |
2.4 长城卡的利润来源 | 第13页 |
2.5 与同类产品的比较 | 第13-15页 |
3 中行扬州分行经营现状分析 | 第15-30页 |
3.1 经营环境和经营理念 | 第15-18页 |
3.2 长城卡的组织架构 | 第18-19页 |
3.3 操作流程 | 第19-20页 |
3.4 国内外同业比较 | 第20-25页 |
3.4.1 与美国信用卡同业比较 | 第20-21页 |
3.4.2 与国内信用卡同业比较 | 第21-22页 |
3.4.3 比较与借鉴 | 第22-25页 |
3.5 问题及成因 | 第25-30页 |
3.5.1 产品功能单一 | 第25-26页 |
3.5.2 服务水平和服务手段滞后 | 第26-27页 |
3.5.3 管理机制的制约 | 第27-28页 |
3.5.4 营销观念落后 | 第28页 |
3.5.5 盈利能力较低,收入结构不合理 | 第28-30页 |
4 中行扬州分行长城卡业务价值链分析 | 第30-40页 |
4.1 价值链分析方法简介 | 第30-31页 |
4.2 中行扬州分行长城卡价值活动的划分 | 第31-35页 |
4.3 中行扬州分行长城卡价值链的薄弱环节分析 | 第35-37页 |
4.4 中行扬州分行长城卡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0页 |
5 长城卡损益模型的建立 | 第40-46页 |
5.1 长城卡损益影响因素 | 第40-43页 |
5.2 德尔菲法简介 | 第43页 |
5.3 长城卡损益模型的建立 | 第43-46页 |
6 基于扬州分行长城卡的盈利模式选择 | 第46-50页 |
6.1 加强刺激销售手段的运用 | 第46-48页 |
6.1.1 广告宣传 | 第46页 |
6.1.2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 | 第46-47页 |
6.1.3 采取有效促销手段 | 第47-48页 |
6.2 加强长城卡的功能 | 第48-49页 |
6.2.1 加强消费信贷功能 | 第48-49页 |
6.2.2 丰富长城卡增值服务功能 | 第49页 |
6.3 加强长城卡品牌建设 | 第49-50页 |
7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