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 第1-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5-17页 |
·结构安排 | 第17-22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2页 |
1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22-47页 |
·风险投资 | 第22-33页 |
·风险投资的内涵 | 第22-23页 |
·风险投资市场及行为主体特征 | 第23-30页 |
·风险投资的特点 | 第30-3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3-40页 |
·从激励角度的研究 | 第34-35页 |
·从控制权配置角度的分析 | 第35-36页 |
·委托代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第36-40页 |
·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文献述评 | 第40-47页 |
·研究现状 | 第40-4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2 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四维度分析框架 | 第47-72页 |
·风险投资信息结构的“四高”特性 | 第47-53页 |
·信息的高度运动性 | 第48-49页 |
·信息的高度不确定性 | 第49-51页 |
·信息的高度不对称 | 第51-52页 |
·信息的高度不完全性 | 第52-53页 |
·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特殊机理 | 第53-67页 |
·风险投资的风险成本 | 第53-61页 |
·委托人和代理人 | 第61-64页 |
·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成因 | 第64-67页 |
·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框架 | 第67-72页 |
·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角度 | 第67-68页 |
·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特点 | 第68-70页 |
·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四维度分析框架 | 第70-72页 |
3 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维度一:风险成本转化的作用 | 第72-88页 |
·风险成本的转化 | 第72-77页 |
·风险成本的效用 | 第72-74页 |
·风险成本的可转化性 | 第74-75页 |
·风险成本转化过程的特征 | 第75-77页 |
·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对风险成本的转化作用 | 第77-85页 |
·风险成本的分担 | 第78-80页 |
·风险成本的转化 | 第80-81页 |
·风险成本的控制 | 第81-85页 |
·影响风险成本转化作用的因素 | 第85-88页 |
·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 | 第85页 |
·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维系 | 第85-86页 |
·不同类型风险成本的可转化性 | 第86-87页 |
·风险成本转化的结果 | 第87-88页 |
4 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维度二:风险成本转化的路径 | 第88-105页 |
·风险成本转化的路径 | 第88-94页 |
·分工与路径 | 第88-91页 |
·风险成本转化路径的选择依据 | 第91-94页 |
·风险成本转化路径的构建 | 第94-101页 |
·投资者与风险投资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类型 | 第95-96页 |
·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类型 | 第96-98页 |
·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企业三者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类型 | 第98-101页 |
·风险成本转化路径的优化 | 第101-105页 |
·风险成本转化路径的网络化分工结构 | 第101-103页 |
·风险成本转化路径的调整 | 第103-105页 |
5 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维度三:风险成本转化的合同关系 | 第105-137页 |
·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合同关系内涵 | 第105-110页 |
·合同关系的含义 | 第105-107页 |
·合同关系的特点 | 第107-110页 |
·风险成本转化的合同 | 第110-134页 |
·合同关系选择和设计的依据 | 第110-120页 |
·投资者与风险投资企业的合同关系分析 | 第120-127页 |
·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的合同关系分析 | 第127-133页 |
·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三者间的合同关系分析 | 第133-134页 |
·风险成本转化的合同关系调整 | 第134-137页 |
·合同关系的实施条件 | 第135页 |
·合同关系的维系 | 第135页 |
·合同关系的改善 | 第135-137页 |
6 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维度四:风险成本转化绩效 | 第137-160页 |
·风险成本转化的绩效 | 第137-145页 |
·绩效的衡量 | 第137-141页 |
·绩效的评析 | 第141-145页 |
·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145-151页 |
·代理人能力 | 第146-148页 |
·风险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 | 第148-149页 |
·风险成本转化路径的稳定性 | 第149-150页 |
·网络化分工结构的适配性 | 第150-151页 |
·绩效的改善 | 第151-160页 |
·改善的依据 | 第151页 |
·改善的机制 | 第151-160页 |
7 我国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实证分析 | 第160-195页 |
·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比较 | 第160-173页 |
·风险投资市场状况比较 | 第160-162页 |
·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行为主体比较 | 第162-170页 |
·风险成本转化的绩效比较 | 第170-173页 |
·我国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特点 | 第173-177页 |
·风险成本转化作用基本具备 | 第173-174页 |
·风险成本转化路径存在缺失 | 第174-175页 |
·风险成本转化的合同关系失效 | 第175-176页 |
·风险成本转化绩效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 第176-177页 |
·我国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绩效 | 第177-187页 |
·我国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绩效的现状 | 第177-183页 |
·我国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低效率的原因 | 第183-186页 |
·小结 | 第186-187页 |
·我国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改善机制 | 第187-195页 |
·政策机制 | 第187-189页 |
·市场机制 | 第189-190页 |
·产权机制 | 第190-192页 |
·组织机制 | 第192-193页 |
·人文机制 | 第193-195页 |
参考文献 | 第195-203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203-204页 |
声明 | 第204-205页 |
后记 | 第205-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