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条件对分蘖洋葱试管鳞茎形成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32页 |
·分蘖洋葱概述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鳞茎概述 | 第14-15页 |
·鳞茎形成生理 | 第15-28页 |
·环境条件 | 第15-18页 |
·基本培养基条件 | 第18-20页 |
·植物生长物质 | 第20-24页 |
·活性炭 | 第24-26页 |
·鳞茎结构与鳞茎形成 | 第26-27页 |
·鳞茎形成的生理机制 | 第27-28页 |
·试管鳞茎的研究动态、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28-32页 |
·研究动态 | 第28-31页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31-32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试验地点 | 第32页 |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无毒苗技术研究 | 第32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页 |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 第32页 |
·培养方法 | 第32页 |
(1) 初代培养基激素的筛选 | 第32页 |
(2) 继代培养基激素的筛选 | 第32页 |
·试管鳞茎的微繁技术研究 | 第32-33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无菌试管苗的获得及处理 | 第32页 |
·鳞茎化培养 | 第32-33页 |
(1) 基本培养基条件对鳞茎化的效应 | 第32-33页 |
①糖种类 | 第32-33页 |
②糖浓度 | 第33页 |
(2) 植物生长物质对鳞茎化的效应 | 第33页 |
①植物激素 | 第33页 |
②多效唑 | 第33页 |
③烯效唑 | 第33页 |
(3) 活性炭对鳞茎化的效应 | 第33页 |
·试管鳞茎的播种栽培 | 第33-34页 |
3 试验结果 | 第34-55页 |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无毒苗技术研究 | 第34-39页 |
·初代培养基激素的筛选 | 第34-36页 |
·继代培养基激素的筛选 | 第36-39页 |
·试管鳞茎的微繁技术研究 | 第39-54页 |
·基本培养基条件对鳞茎化的效应 | 第39-42页 |
·糖种类 | 第39-41页 |
·糖浓度 | 第41-42页 |
·植物生长物质对鳞茎化的效应 | 第42-52页 |
·植物激素 | 第42-45页 |
·多效唑 | 第45-48页 |
·烯效唑 | 第48-52页 |
·活性炭 | 第52-54页 |
·试管鳞茎的播种栽培 | 第54-55页 |
4 讨论 | 第55-58页 |
·技术途径 | 第55页 |
·2iP的作用效果 | 第55页 |
·鳞茎指数和鳞茎高度 | 第55页 |
·糖浓度与鳞茎化 | 第55-56页 |
·鳞茎形成的时间问题 | 第56页 |
·培养基用量 | 第56页 |
·烯效唑浓度问题 | 第56页 |
·鳞茎形成过程中的源库关系分析 | 第56-57页 |
·鳞茎形成机制 | 第57页 |
·活性炭的浓度 | 第57页 |
·补充说明 | 第57-58页 |
5 结论 | 第58-60页 |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无毒苗技术研究 | 第58页 |
·试管鳞茎的微繁技术研究 | 第58-59页 |
·试管鳞茎的播种栽培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2页 |
缩写词中英对照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图版说明 | 第76-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