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引言 | 第9-14页 |
| ·数码相机基础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和课题意义 | 第10-11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2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 2 数码相机系统 | 第14-25页 |
| ·体系结构 | 第14-16页 |
| ·图像采样 | 第16-20页 |
| ·光学处理 | 第17页 |
| ·图像传感器 | 第17-20页 |
| ·模拟前端处理 | 第20页 |
| ·图像处理 | 第20-25页 |
| ·可见光 | 第20-21页 |
| ·视觉系统 | 第21-22页 |
| ·色度学 | 第22-23页 |
| ·图像处理 | 第23-24页 |
| ·数码相机处理器 | 第24-25页 |
| 3 数码相机处理器的结构设计 | 第25-47页 |
| ·设计要求 | 第25-30页 |
| ·片上总线 | 第25-27页 |
| ·存储器接口 | 第27-29页 |
| ·处理器核/处理器接口 | 第29-30页 |
| ·基于DMA总线的处理器结构设计 | 第30-36页 |
| ·体系结构 | 第30-31页 |
| ·工作模式 | 第31-34页 |
| ·DMA总线的参数设置 | 第34-36页 |
| ·DMA总线控制器设计 | 第36-40页 |
| ·DMA通道 | 第37-38页 |
| ·DMA状态管理 | 第38-39页 |
| ·DMA请求控制 | 第39页 |
| ·DMA总线时序 | 第39-40页 |
| ·SDRAM存储器接口设计 | 第40-44页 |
| ·SDRAM请求控制 | 第40-42页 |
| ·地址管理 | 第42-43页 |
| ·刷新引擎 | 第43-44页 |
| ·上电复位 | 第44页 |
| ·MCU处理器接口设计 | 第44-47页 |
| ·地址锁存器 | 第45页 |
| ·地址译码器 | 第45页 |
| ·中断控制器 | 第45-46页 |
| ·虚拟DMA读写 | 第46-47页 |
| 4 图像处理 | 第47-73页 |
| ·图像处理流程 | 第47页 |
| ·图像后处理 | 第47-55页 |
| ·内插 | 第48-52页 |
| ·白平衡 | 第52页 |
| ·伽玛校正 | 第52-53页 |
| ·色彩校正 | 第53-54页 |
| ·色空间变换 | 第54页 |
| ·边界增强 | 第54-55页 |
| ·图像前处理 | 第55-69页 |
| ·自动曝光 | 第56-61页 |
| ·自动聚焦 | 第61-65页 |
| ·自动白平衡 | 第65-69页 |
| ·测试结果 | 第69-73页 |
| 5 图像压缩 | 第73-95页 |
| ·基本原理 | 第73-75页 |
| ·图像压缩基础 | 第73-74页 |
| ·图像压缩流程 | 第74页 |
| ·图像压缩标准 | 第74-75页 |
| ·JPEG IP核设计 | 第75-83页 |
| ·基本结构 | 第75-76页 |
| ·DCT变换 | 第76-78页 |
| ·Zig-zag扫描 | 第78-79页 |
| ·量化 | 第79-81页 |
| ·霍夫曼编码 | 第81-82页 |
| ·测试结果 | 第82-83页 |
| ·JPEG2000 IP核设计 | 第83-95页 |
| ·基本结构 | 第83-84页 |
| ·DWT变换 | 第84-87页 |
| ·量化 | 第87-88页 |
| ·EBCOT | 第88-91页 |
| ·内存管理 | 第91-92页 |
| ·测试结果 | 第92-95页 |
| 6 系统集成研究 | 第95-116页 |
| ·SoC设计方法 | 第95-100页 |
| ·SoC设计流程 | 第96-97页 |
| ·IP核的设计流程 | 第97-100页 |
| ·设计优化 | 第100-106页 |
| ·可综合性 | 第100-101页 |
| ·时序优化 | 第101-104页 |
| ·可测性设计 | 第104页 |
| ·低功耗设计 | 第104-106页 |
| ·基于JPEG的CCD数码相机处理器设计 | 第106-110页 |
| ·体系结构 | 第106-107页 |
| ·设计方法 | 第107页 |
| ·芯片测试 | 第107-110页 |
| ·基于JPEG2000的CMOS数码相机处理器设计 | 第110-116页 |
| ·体系结构 | 第111-112页 |
| ·设计方法 | 第112-116页 |
| 7 结论和展望 | 第116-119页 |
| ·总结 | 第116-117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17-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5页 |
| 致谢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