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1.1 聚甲醛的发展 | 第9-10页 |
1.1.2 聚甲醛的性能和特点 | 第10-11页 |
1.2 聚甲醛的摩擦磨损性能改性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1.2.1 聚甲醛的摩擦磨损理论 | 第13-15页 |
1.2.2 聚甲醛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及开发进展 | 第15-18页 |
1.2.3 聚甲醛摩擦磨损改良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3 本文的设想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21-25页 |
2.1 试验原料 | 第21页 |
2.2 试样的制备 | 第21-23页 |
2.2.1 双螺杆挤出试验 | 第21-22页 |
2.2.2 试样注塑成型 | 第22页 |
2.2.3 摩擦磨损试验 | 第22-23页 |
2.3 分析与表征 | 第23-25页 |
2.3.1 力学性能 | 第23页 |
2.3.2 红外分析 | 第23页 |
2.3.3 DSC热分析 | 第23-24页 |
2.3.4 扫描电镜 | 第24页 |
2.4.5 原子力显微镜 | 第24页 |
2.4.6 广角X射线衍射 | 第24-25页 |
第三章 POM/UHMWPE共混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25-34页 |
3.1 POM/UHMWPE共混物摩擦磨损性能 | 第25-29页 |
3.1.1 均聚UHMWPE加入对共混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25-27页 |
3.1.2 共聚UHMWPE(C-UHMWPE)对POM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3 增容剂EAA对POM/C-UHMWPE共混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 PP改性UHMWPE(M-UHMWPE)对POM共混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29-34页 |
3.2.1 低滑动速度下(200rpm)聚甲醛/PP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物(POM/M-UHMWPE)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29-31页 |
3.2.2 高滑动速度下(400rpm)POM/M-UHMWPE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31-32页 |
3.2.3 改性UHMWPE加入对POM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四章 POM/PE体系共混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34-52页 |
4.1 POM/HDPE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34-35页 |
4.2 LLDPE和LDPE加入对POM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4.3 POM/改性PE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36-39页 |
4.4 POM/LLDPE/EAA共混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39-45页 |
4.4.1 增容剂EAA对POM/LLDPE共混物体系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4.4.2 低滑动速度(200rpm)下POM及其共混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40-44页 |
4.4.3 高滑动速度(400rpm)下POM及其共混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44-45页 |
4.5 POM/LLDPE共混物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45-49页 |
4.6 POM/复合润滑体系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49-52页 |
4.6.1 POM/PEG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49-50页 |
4.6.2 POM/复合润滑体系摩擦磨损性能 | 第50-52页 |
第五章 高耐磨自润滑改性POM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 第52-68页 |
5.1 钢环对偶面的分析 | 第52-54页 |
5.2 聚甲醛及其共混物磨损表面分析 | 第54-61页 |
5.2.1 SEM分析 | 第54-58页 |
5.2.2 磨屑形态特征的分析 | 第58-60页 |
5.2.3 IR分析 | 第60-61页 |
5.3 聚甲醛及其共混物微观摩擦学研究 | 第61-63页 |
5.4 聚甲醛及其共混物试样磨损表面形态分析 | 第63-66页 |
5.5 机理分析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声明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