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图目录 | 第13-14页 |
表目录 | 第14-16页 |
1 绪论 | 第16-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从TQM到创新 | 第16-17页 |
·TQM与创新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提出问题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3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框架 | 第21-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预期创新点 | 第23-2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6-56页 |
·TQM | 第26-38页 |
·TQM起源 | 第26-28页 |
·TQM界定 | 第28-30页 |
·质量奖模型发展 | 第30-33页 |
·TQM衡量 | 第33-35页 |
·TQM的分类 | 第35-38页 |
·研究小结 | 第38页 |
·TQM与创新 | 第38-43页 |
·TQM对创新的推动 | 第38-39页 |
·TQM对创新的抑制 | 第39-41页 |
·TQM与创新的研究启示 | 第41-43页 |
·研究小结 | 第43页 |
·创新绩效 | 第43-48页 |
·创新的界定 | 第43-44页 |
·创新绩效界定 | 第44-45页 |
·创新绩效衡量 | 第45-47页 |
·TQM与创新绩效 | 第47-48页 |
·研究小结 | 第48页 |
·企业创新能力 | 第48-56页 |
·企业创新能力界定 | 第48-51页 |
·企业创新能力衡量 | 第51-52页 |
·TQM、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 | 第52-54页 |
·研究小结 | 第54-56页 |
3 研究构思与设计 | 第56-70页 |
·理论模型 | 第56-58页 |
·以往研究模型 | 第56-58页 |
·本文研究模型 | 第58页 |
·变量解释 | 第58-61页 |
·柔性TQM的解释 | 第58-59页 |
·硬性TQM的解释 | 第59-60页 |
·企业创新能力的解释 | 第60页 |
·创新绩效的解释 | 第60页 |
·控制变量解释 | 第60-61页 |
·指标体系设置 | 第61-63页 |
·柔性TQM指标体系设置 | 第61-62页 |
·硬性TQM指标体系设置 | 第62-63页 |
·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设置 | 第63页 |
·创新绩效指标体系设置 | 第63页 |
·研究假设总结 | 第63-70页 |
·柔性TQM与企业创新能力 | 第63-65页 |
·硬性TQM与企业创新能力 | 第65页 |
·柔性TQM与创新绩效 | 第65-66页 |
·硬性TQM与创新绩效 | 第66页 |
·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 | 第66-67页 |
·中介作用假设总结 | 第67-68页 |
·研究小结 | 第68-70页 |
4 研究设计和小样本测试 | 第70-82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70页 |
·问卷的基本内容 | 第70-71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71-72页 |
·小样本测试 | 第72-82页 |
·小样本收集 | 第72-73页 |
·描述性分析 | 第73-75页 |
·小样本信度分析 | 第75-77页 |
·小样本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77-81页 |
·研究小结 | 第81-82页 |
5 TQM分类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大样本数据分析 | 第82-98页 |
·大样本数据收集 | 第82-84页 |
·确定调查对象 | 第82页 |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第82-84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84-88页 |
·大样本信度分析 | 第88-89页 |
·大样本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89-98页 |
·柔性TQM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90-92页 |
·硬性TQM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92-94页 |
·企业创新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94-95页 |
·企业创新绩效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95-97页 |
·研究小结 | 第97-98页 |
6 模型分析 | 第98-116页 |
·相关分析 | 第98-101页 |
·柔性TQM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 | 第98-99页 |
·硬性TQM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 | 第99页 |
·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性 | 第99-100页 |
·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100-101页 |
·回归分析 | 第101-108页 |
·柔性TQM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回归分析 | 第101-103页 |
·硬性TQM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回归分析 | 第103-105页 |
·柔性TQM对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105-106页 |
·硬性TQM对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106-107页 |
·企业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107页 |
·TQM分类对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107-108页 |
·中介作用分析 | 第108-112页 |
·产品创新能力对于柔性TQM与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 第109-110页 |
·流程创新能力对于柔性TQM与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 第110-111页 |
·产品创新能力对于硬性TQM与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 第111页 |
·流程创新能力对于硬性TQM与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 第111-112页 |
·实证结果汇总 | 第112-116页 |
·因果关系总结 | 第112-113页 |
·中介作用总结 | 第113页 |
·研究假设的验证 | 第113-115页 |
·研究小结 | 第115-11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22页 |
·研究结论 | 第116-118页 |
·讨论 | 第118-119页 |
·研究不足 | 第119-120页 |
·研究展望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2页 |
附录 | 第132-136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