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一级市场发行定价决定因素分析
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第二章 IPO定价决定因素的定性研究现状比较分析 | 第19-34页 |
第一节 IPO定价决定因素的定性研究理论简介 | 第19-21页 |
第二节 传统股票定价理论 | 第21-26页 |
一、 基本分析法 | 第21-23页 |
二、 技术分析法分析 | 第23-26页 |
第三节 现代股票定价理论分析 | 第26-29页 |
一、 现代证券组合理论 | 第26-27页 |
二、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 第27-28页 |
三、 套利定价理论(APT)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一、 新股发行抑价 | 第30页 |
二、 新股发行制度 | 第30-31页 |
第五节 股价定性研究理论的比较分析 | 第31-34页 |
第三章 IPO定价决定因素的定量研究现状比较分析 | 第34-41页 |
第一节 IPO定价决定因素的定量研究理论简介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收益法介绍 | 第35-37页 |
一、 永续模型法 | 第36页 |
二、 分段法 | 第36页 |
三、 固定增长模型(Gordon模型) | 第36页 |
四、 两阶段模型法 | 第36-37页 |
五、 三阶段模型(E模型) | 第37页 |
第三节 比率定价法介绍 | 第37-38页 |
一、 价格/收益倍率PE(市盈率) | 第37-38页 |
二、 价格/账面值比率PBV(市净率) | 第38页 |
三、 价格/销售收入比率PS | 第38页 |
第四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8-39页 |
第五节 股价定量研究理论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关于回归模型法的若干理论问题 | 第41-54页 |
第一节 回归模型法的理论依据 | 第41-46页 |
一、 股价决定因素定性研究理论比较分析 | 第41-43页 |
二、 股价决定因素定量研究理论比较分析 | 第43-44页 |
三、 本文实证研究的基本构架 | 第44-46页 |
第二节 模型设定的若干理论问题 | 第46-50页 |
一、 模型的设定 | 第46页 |
二、 变量选取的理论说明 | 第46-48页 |
三、 变量选取的统计表述 | 第48-50页 |
第三节 因子分析法的理论说明 | 第50-54页 |
一、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 第50-51页 |
二、 因子分析法的实现 | 第51-52页 |
三、 因子分析法的具体分析步骤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结果 | 第54-72页 |
第一节 样本的选取、样本数据的搜集及处理 | 第54-55页 |
一、 样本选取 | 第54页 |
二、 市场 | 第54页 |
三、 行业 | 第54-55页 |
四、 微观 | 第55页 |
第二节 微观因素的因子分析 | 第55-58页 |
第三节 回归分析结果 | 第58-72页 |
一、 上市公司微观因素对新股定价的影响 | 第58-63页 |
二、 非微观因素对新股定价的影响 | 第63-72页 |
1. P回归模型 | 第64-67页 |
2. PT回归模型 | 第67-72页 |
第六章 回归结果分析和政策建议 | 第72-81页 |
第一节 回归结果分析 | 第72-77页 |
一、 P和PT回归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72-73页 |
二、 我国新股定价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 第73-75页 |
三、 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的原因分析 | 第75-77页 |
第二节 若干政策建议 | 第77-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附录 | 第83-11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后记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