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本文缩写 | 第6-8页 |
综述部分 | 第8-70页 |
第一章 高等植物顶端分生组织形态的建立和维持 | 第9-39页 |
一、SAM 的胚胎发生 | 第10-18页 |
1.SAM 的细胞组织学发生过程 | 第10-12页 |
2.SAM 形态发生的调控基因 | 第12-16页 |
3.SAM 形态建成的模式 | 第16-18页 |
二、SAM 的不同区域的划分和调控 | 第18-23页 |
1. 影响 SAM 区域划分的基因 | 第19-22页 |
2. SAM 属性维持和调控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22-23页 |
三、侧生器官对 SAM 的影响 | 第23-26页 |
1. 前维管组织对 SAM 的影响 | 第24页 |
2. 叶原基对 SAM 维持的影响 | 第24-26页 |
四、豌豆的发育研究 | 第26-32页 |
1. 豌豆的胚胎发生 | 第27-29页 |
2. 豌豆的叶的发育调控 | 第29-30页 |
3. 豌豆的花发育调控 | 第30-32页 |
五、 结束语 | 第32-39页 |
第二章 高等植物花序分生组织属性的决定 | 第39-70页 |
一、顶端分生组织向花分生组织的转变 | 第39-45页 |
1. 花起始过程 | 第39-41页 |
2. 花分生组织属性(FM)的维持 | 第41-42页 |
3. 对花分生组织属性 FM 的抑制 | 第42-43页 |
4. 开花时间调控基因与花分生组织属性基因的相互作用 | 第43-45页 |
二、植物中 CEN/TFL1基因家族的功能 | 第45-70页 |
1. 无限花序植物中的花序分生组织属性基因及其家族 | 第46-52页 |
2. 有限花序植物中的花序分生组织属性基因及其家族 | 第52-59页 |
3. CEN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 第59-70页 |
论文部分 | 第70-171页 |
第三章 百脉根中CEN 同源基因的功能研究 | 第71-123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73-75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75-90页 |
第三节 结果 | 第90-117页 |
1. Ljcen 同源基因的克隆 | 第90-97页 |
2. Ljcen 基因表达模式 | 第97-107页 |
3. Ljcen 基因的转化研究 | 第107-117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117-123页 |
1. 以TAC 载体为基础的DNA 文库为百脉根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便捷的手段 | 第117页 |
2. Ljcen 基因是百脉根中CEN/TFL1 基因的同源基因 | 第117-118页 |
3. Ljcen 基因的表达模式与CEN/TFL1 基因相似 | 第118-119页 |
4. Ljcen 基因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推迟其SAM 向生殖生长的转换 | 第119页 |
5. Ljcen 基因转化百脉根还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表型 | 第119-123页 |
第四章 豌豆突变体mof 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第123-171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125-127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127-134页 |
第三节 结果 | 第134-162页 |
1. 突变体J13069 的表型观察 | 第134-137页 |
2. J13069 的遗传学分析 | 第137-138页 |
3. 扫描电镜下J13069的形态观察 | 第138-144页 |
4. JI3069 顶端 SAM 组织结构分析 | 第144-146页 |
5. 分生组织属性基因的克隆 | 第146-155页 |
6. JI3069 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155-162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162-171页 |
1. mof 是一个单隐性遗传位点,其表型受遗传背景影响 | 第162页 |
2. mof影响了SAM和花序分生组织的结构 | 第162-164页 |
3. mof改变了分生组织属性基因PSKN1的表达模式 | 第164-165页 |
4. mof 推迟花序分生组织属性的决定 | 第165-166页 |
5. mof 与其它 SAM 结构突变体的关系 | 第166-167页 |
6. MOF 基因的功能模型 | 第167-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