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地面背景下成像目标跟踪技术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页
 §1.2 当前典型的成像目标跟踪方法第14-21页
 §1.3 地面背景下成像目标跟踪技术难点分析第21-24页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24-25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25-27页
第二章 广义交互式遗传算法改进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技术第27-67页
 §2.1 引言第27-29页
 §2.2 粒子滤波理论及其理论推导第29-42页
  §2.2.1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相关知识及证明第30-33页
  §2.2.2 格栅滤波方法的基本思想第33-34页
  §2.2.3 Bayes导引滤波器的基本思想第34-37页
  §2.2.4 粒子滤波器的基本理论及证明第37-42页
 §2.3 粒子滤波器的实现步骤及存在的问题第42-45页
  §2.3.1 粒子滤波器的实现步骤第42-43页
  §2.3.2 粒子滤波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3-45页
 §2.4 基于广义交互式GA改进的粒子滤波跟踪技术第45-57页
  §2.4.1 遗传算法及交互式遗传算法的基本知识第45-48页
  §2.4.2 基于广义交互式遗传算法改进的粒子滤波第48-52页
  §2.4.3 基于改进的粒子滤波的目标跟踪技术第52-57页
 §2.5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第57-66页
  §2.5.1 实验一第57-60页
  §2.5.2 实验二第60-63页
  §2.5.3 实验三第63-66页
 §2.6 小结第66-67页
第三章 动态显著性特征的粒子滤波技术多目标跟踪技术第67-105页
 §3.1 引言第67-69页
 §3.2 视觉注意理论第69-76页
  §3.2.1 感受野和DOG函数的相似性第70-72页
  §3.2.2 选择性视觉注意机制第72-73页
  §3.2.3 主要的视觉注意模型第73-75页
  §3.2.4 含有运动信息的视觉注意模型第75-76页
 §3.3 基于动态显著性特征的运动多目标检测技术第76-86页
  §3.3.1.显著性特征定义及本文的视觉注意模型第76-78页
  §3.3.2 静态显著性特征提取第78-80页
  §3.3.3 运动显著性特征提取第80-84页
  §3.3.4 动态显著性特征融合第84-85页
  §3.3.5 注意捕获及注意焦点形成第85-86页
 §3.4 基于动态显著性特征的粒子滤波跟踪技术第86-93页
  §3.4.1 基于动态显著性特征的目标模型表示第87页
  §3.4.2 系统状态转移第87-88页
  §3.4.3 系统观测第88页
  §3.4.4 目标位置预测第88-89页
  §3.4.5 粒子重采样第89页
  §3.4.6 数据关联及目标航迹管理第89-93页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93-103页
  §3.5.1 实验一第93-95页
  §3.5.2 实验二第95-101页
  §3.5.3 实验三第101-103页
 §3.6 小结第103-105页
第四章 基于梯度和相似及神经网络搜索的图像匹配跟踪技术第105-142页
 §4.1 引言第105-107页
 §4.2 图像匹配跟踪技术的关键要素和目前常用的算法第107-115页
  §4.2.1 图像匹配跟踪技术的关键要素第107-108页
  §4.2.2 目前常用的匹配方法第108-113页
  §4.2.3 目前常用的搜索策略第113-115页
 §4.3 基于梯度和相似及神经网络搜索的图像匹配跟踪方法第115-128页
  §4.3.1 基于图像边缘梯度和相似性的匹配跟踪算法第115-119页
  §4.3.2 基于改进的‘高斯和'梯度神经网络的匹配搜索策略第119-128页
 §4.4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第128-140页
  §4.4.1 实验一第128-135页
  §4.4.2 实验二第135-140页
 §4.5 小结第140-142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142-145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142-143页
 §5.2 需要进一步深入的问题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9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59-160页
作者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任务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边缘检测的若干技术研究
下一篇:辐射源指纹机理及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