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硅太阳能电池背表面钝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太阳能电池前景第7-8页
     ·能源危机第7页
     ·可再生能源第7-8页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8-11页
     ·单晶硅电池第9页
     ·多晶硅电池第9页
     ·非晶硅/单晶硅异质结(HIT)太阳电池第9-10页
     ·薄膜光伏电池第10-11页
   ·背面钝化技术研究概况第11-13页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第13-15页
第二章 太阳能电池原理第15-23页
   ·光电转换过程第15-16页
   ·P-N 结的形成第16页
   ·太阳能电池等效电路图第16-17页
   ·影响电池效率的主要因素第17-18页
   ·少数载流子的复合理论第18-20页
   ·钝化膜的表面钝化作用第20-23页
第三章 实验设备第23-29页
   ·直接式PECVD第23页
   ·RTP 设备第23-24页
   ·热氧化炉第24页
   ·椭偏仪第24-25页
   ·暂稳态少子寿命测试仪(QSSPCD)第25-26页
   ·太阳电池效率测试仪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四章 硅片背表面钝化研究第29-47页
   ·太阳能电池薄片化第29-30页
   ·背面复合损失第30页
   ·PC1D 模拟第30-32页
   ·不同介质膜的钝化效果第32-45页
     ·氢化的不同厚度的氮化硅膜的背面钝化作用第32-37页
     ·对不同的腐蚀界面钝化的效果第37页
     ·不同折射率氮化硅膜背面钝化效果第37-40页
     ·2.3 折射率氮化硅膜的退火特性第40-42页
     ·CTO,RTO 及与氮化硅叠层的钝化效果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电池结果及分析第47-55页
   ·背面钝化电池第47-54页
     ·去除P-N 结的实验第47-49页
     ·背面钝化电池的制备第49-52页
     ·利用腐蚀浆料的方法制备背接触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55-57页
   ·总结第55-56页
   ·展望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尖晶石的合成与改性
下一篇:儿童卫浴在成人卫浴中的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