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8-9页 |
·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尖晶石LIMN_2O_4 材料的研究 | 第11-16页 |
·尖晶石LIMN_2O_4 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1-13页 |
·尖晶石LIMN_2O_4 材料的衰减原因 | 第13-14页 |
·尖晶石LIMN_2O_4 材料的掺杂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尖晶石LIMN_2O_4 材料的包覆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7-20页 |
·合成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及化学试剂 | 第17页 |
·实验设备 | 第17页 |
·实验试剂及材料 | 第17页 |
·LIMN_2O_4 材料及其改性材料的合成 | 第17-18页 |
·LIMN_2O_4 的合成 | 第17页 |
·掺杂LIMN_2O_4 的合成 | 第17-18页 |
·包覆LIMN_2O_4 的合成 | 第18页 |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18页 |
·电化学测试及性能 | 第18-20页 |
第三章 LIMN_2O_4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20-28页 |
·不同煅烧温度对正极材料LIMN_2O_4 的性能影响 | 第20-22页 |
·不同煅烧温度合成的LIMN_2O_4 材料的XRD 图 | 第20-21页 |
·不同煅烧温度合成的LIMN_2O_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21页 |
·不同煅烧温度合成的LIMN_2O_4 材料的SEM 图分析 | 第21-22页 |
·不同煅烧时间对正极材料LIMN_2O_4 的性能影响 | 第22-24页 |
·不同煅烧时间合成的LIMN_2O_4 材料的XRD 分析 | 第22-23页 |
·不同煅烧时间合成的LIMN_2O_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23页 |
·不同煅烧时间合成的LIMN_2O_4 材料的SEM 图分析 | 第23-24页 |
·不同锂锰比对正极材料LIMN_2O_4 的性能影响 | 第24-27页 |
·不同锂锰比材料的XRD 分析 | 第24-25页 |
·不同锂锰比材料的电化学分析 | 第25页 |
·不同锂锰比材料的SEM 分析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掺杂对LIMN_2O_4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28-39页 |
·MG 掺杂对正极材料LIMN_2O_4 的性能影响 | 第28-32页 |
·LiMg_xMn_(2-x)O_4 的XRD 图谱 | 第28-29页 |
·LiMg_xMn_(2-x)O_4 的电化学性能 | 第29-30页 |
·LiMg_xMn_(2-x)O_4 的SEM 图分析 | 第30-32页 |
·稀土离子CE 掺杂对正极材料LIMN_2O_4 的性能影响 | 第32-35页 |
·LiCe_xMn_(2-x)O_4 的XRD 图谱 | 第32页 |
·LiCe_xMn_(2-x)O_4(x=0~0.03)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2-34页 |
·LiCe_xMn_(2-x)O_4 的SEM 图分析 | 第34-35页 |
·阴(F)阳(AL)离子共掺杂对正极材料LIMN_2O_4 的性能影响 | 第35-38页 |
·共掺杂LiMn_(1.95)Al_(0.05)F_(0.05)O_(3.95) 材料的XRD 图谱 | 第35-36页 |
·共掺杂LiMn_(1.95)Al_(0.05)F_(0.05)O_(3.95)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36-37页 |
·共掺杂LiMn_(1.95)Al_(0.05)F_(0.05)O_(3.95) 材料的SEM 图分析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包覆对LIMN_2O_4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39-45页 |
·Li_2CO_3 包覆对LIMN_2O_4 材料性能的研究 | 第39-42页 |
·Li_2CO_3(包覆比为0~396)包覆对LIMN_2O_4 材料的XRD | 第39-40页 |
·Li_2CO_3(包覆比为0~396)包覆对LIMN_2O_4 材料的电化学性 | 第40-41页 |
·Li_2CO_3(包覆比为0~396)包覆对LIMN_2O_4 材料的SEM 图分 | 第41-42页 |
·Al_2O_3 包覆对LIMN_2O_4 材料性能的研究 | 第42-44页 |
·不同包覆方法包覆Al_2O_3 的XRD 图 | 第42页 |
·不同包覆方法包覆Al_2O_3 的LIMN_2O_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42-43页 |
·不同包覆方法包覆Al_2O_3 的LIMN_2O_4 材料的SEM 图分析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