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归创业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四、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12页 |
五、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中国留学人员概况 | 第14-21页 |
第一节 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概况 | 第14-15页 |
一、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突破百万 | 第14页 |
二、出国留学人员的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 第14页 |
三、出国留学国家分布及专业分布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中国留学归国人员概况 | 第15-17页 |
一、留学归国人员总量迭创新高 | 第16-17页 |
二、留学人员近九成愿回国发展 | 第17页 |
第三节 海归创业概况 | 第17-21页 |
一、海归回国的职业选择 | 第17-19页 |
二、海归回国创业的原因分析 | 第19页 |
三、海归创业的年龄、性别及所学专业分布 | 第19-20页 |
四、海归创业的区域选择及领域选择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人才回流的动因及效应分析 | 第21-27页 |
第一节 人才回流的动因 | 第21-23页 |
第二节 人才回流的效应分析 | 第23-27页 |
一、人才回流的微观效应 | 第24-25页 |
二、人才回流的宏观效应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海归创业的优势和劣势比较 | 第27-31页 |
第一节 海归创业的优势 | 第27-29页 |
一、先进的科研水平和思想理念 | 第28页 |
二、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 第28页 |
三、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 第28-29页 |
四、双语能力、双文化背景 | 第29页 |
五、人才团队的优势 | 第29页 |
第二节 海归创业的劣势 | 第29-31页 |
一、水土不服的问题 | 第29-30页 |
二、缺乏企业运作经验 | 第30-31页 |
第五章 海归创业的主要障碍 | 第31-37页 |
第一节 海归创业生存现状 | 第31页 |
第二节 国内创业环境的不足 | 第31-34页 |
一、留学生创业园效率低下 | 第31-32页 |
二、市场环境不够完善 | 第32页 |
三、政策环境的制约 | 第32-34页 |
第三节 资金瓶颈 | 第34-37页 |
一、自有资金难以维持 | 第35页 |
二、政府支持杯水车薪 | 第35-36页 |
三、银行贷款困难重重 | 第36页 |
四、民间资本对接困难 | 第36页 |
五、风险投资市场很不健全 | 第36-37页 |
第六章 对海归创业的建议及对策 | 第37-51页 |
第一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吸引海归创业的经验 | 第37-41页 |
一、台湾 | 第37-38页 |
二、印度 | 第38-39页 |
三、韩国 | 第39-41页 |
第二节 无锡地区海归创业案例分析 | 第41-44页 |
一、无锡地区留学人员创业概况 | 第41页 |
二、无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 | 第41-42页 |
三、“530”计划 | 第42-44页 |
四、无锡海归创业的问题所在 | 第44页 |
第三节 提高我国海归创业成功率的建议 | 第44-51页 |
一、对创业海归自身而言 | 第44-46页 |
二、对政府而言 | 第46-48页 |
三、海归和政府齐心合力,开辟多种融资渠道 | 第48-51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1-52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