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一 绪论 | 第9-12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三) 论文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0-12页 |
| 1. 论文的主要观点 | 第10页 |
| 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3.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11-12页 |
| 二 文献综述与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22页 |
| (一)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1.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中区域品牌的研究 | 第12-15页 |
| 2. 国外有关集群区域品牌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 3. 对国内外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研究的评价 | 第16页 |
| (二)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 1. 产业集群理论 | 第16-18页 |
| 2. 产权理论 | 第18-19页 |
| 3. 品牌的经济学研究 | 第19-22页 |
| 三 我国产业集群中区域品牌被滥用的经济学分析 | 第22-32页 |
| (一)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第22-24页 |
| 1. 集群区域品牌的概念 | 第22-23页 |
| 2. 集群区域品牌资产和集群区域品牌租金 | 第23页 |
| 3. 集群区域品牌被滥用 | 第23页 |
| 4. 集群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产权性质比较 | 第23-24页 |
| (二) 集群区域品牌被滥用的案例 | 第24页 |
| (三) 集群区域品牌出现被滥用的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 1. 集群区域品牌难以私有化 | 第24-25页 |
| 2. 对集群区域品牌的使用缺乏管制 | 第25页 |
| 3. 集群在位企业的“囚徒困境” | 第25-26页 |
| 4. 集群中小企业对区域品牌有强烈的依赖性 | 第26页 |
| (四) 产业集群中区域品牌被过度使用的模型分析 | 第26-29页 |
| 1. 模型的经济学背景说明 | 第27页 |
| 2. 模型的假设 | 第27页 |
| 3. 集群区域品牌过度使用的数理分析 | 第27-29页 |
| (五) 集群区域品牌被滥用的后果 | 第29-32页 |
| 1. 集群区域品牌产品价格下跌 | 第29-30页 |
| 2. 集群企业丧失改进产品质量与创新动力 | 第30-31页 |
| 3. 集群区域品牌资产租金消散 | 第31-32页 |
| 四 我国产业集群中区域品牌的劣化风险 | 第32-38页 |
| (一) 集群区域品牌快速劣化 | 第32-33页 |
| (二) 集群区域品牌的“柠檬市场效应” | 第33-37页 |
| 1. 区域品牌被滥用导致集群产品质量分化 | 第33-34页 |
| 2. 产业集群中产品存在信息不对称 | 第34-35页 |
| 3. 生产者与顾客之间“质量—价格”互动调整 | 第35-37页 |
| 4. 集群区域品牌变“柠檬”的案例 | 第37页 |
| (三) 集群区域品牌劣化的危害 | 第37-38页 |
| 五 集群区域品牌问题通过打造企业品牌来解决 | 第38-43页 |
| (一) 产业集群中企业品牌产生的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 1. 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 | 第38-39页 |
| 2. 市场需求因素 | 第39页 |
| 3. 企业家因素 | 第39-40页 |
| 4. 集群发展中的政策因素 | 第40页 |
| (二) 打造企业品牌解决集群区域品牌问题的基本机理 | 第40-43页 |
| 1. 企业品牌可以消除产品信息不对称 | 第40-41页 |
| 2. 企业品牌具有私有产权激励与约束 | 第41-42页 |
| 3. 知名品牌企业瓜分集群区域品牌租金 | 第42页 |
| 4. 品牌企业有利于实现对集群区域品牌维护 | 第42-43页 |
| 六 我国集群区域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 (一) 注册集群区域品牌 | 第43页 |
| (二) 实行产品质量标准化控制策略 | 第43-44页 |
| (三) 建立行业内自律机制 | 第44页 |
| (四) 加大集群区域品牌营销 | 第44-45页 |
| (五) 加大对品牌企业的支持力度 | 第45页 |
| (六) 企业实行正确的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战略 | 第45-46页 |
| 七 “温州皮鞋”区域品牌发展的案例分析 | 第46-51页 |
| (一) “温州皮鞋”区域品牌的形成 | 第46-47页 |
| (二) 集群区域品牌的被滥用与劣化 | 第47-48页 |
| (三) 集群区域品牌出现转机:企业品牌的出现 | 第48-49页 |
| (四) 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相互促进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