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1章 非法行医罪主体的立法概览 | 第8-14页 |
·我国非法行医罪主体的立法简介 | 第8-10页 |
·我国古代刑法中非法行医罪主体的立法沿革 | 第8-9页 |
·新中国成立后刑法中非法行医罪主体的立法演进 | 第9-10页 |
·国外非法行医罪主体的立法简介 | 第10-12页 |
·国外非法行医罪主体的立法沿革 | 第10-11页 |
·国外非法行医罪主体的现行刑法规定 | 第11-12页 |
·非法行医罪主体的立法比较 | 第12-14页 |
第2章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范围 | 第14-34页 |
·主体身份性质的判定 | 第14-15页 |
·非法行医罪主体资格的限制 | 第15-24页 |
·争议的观点疏理 | 第15-16页 |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含义 | 第16-19页 |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判断 | 第19-24页 |
·非法行医罪主体的特殊情形 | 第24-34页 |
·实习医生 | 第24-28页 |
·乡村医生 | 第28-30页 |
·个体诊所 | 第30-32页 |
·医疗美容师 | 第32-34页 |
第3章 非法行医罪的共犯 | 第34-37页 |
·非法行医罪共犯的判断标准 | 第34-35页 |
·非法行医罪共犯的特殊情形 | 第35-37页 |
·合法医疗机构雇用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中的共犯 | 第35页 |
·出卖(出租)、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给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中的共犯 | 第35页 |
·出租、承包部分科室或合作进行非法行医的共犯 | 第35-36页 |
·合伙开设非法诊所中的共犯 | 第36页 |
·为非法行医提供帮助的医托 | 第36页 |
·为非法行医者出资、免费提供场的亲友 | 第36-37页 |
第4章 非法行医罪主体的完善 | 第37-43页 |
·将单位纳入非法行医罪主体的范围 | 第37-41页 |
·争议的观点疏理 | 第37-38页 |
·将单位纳入非法行医罪主体的范围的必要性及法律依据 | 第38-41页 |
·将单位纳入非法行医罪主体的范围的立法建议 | 第41页 |
·明确“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的范围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