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论文

论“亲亲相隐”原则的合理性及其借鉴--以窝藏、包庇罪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引言第7-10页
第2章 历史嬗变与国外立法概况第10-20页
   ·“亲亲相隐”原则的历史嬗变第10-16页
     ·中国古代“亲亲相隐”原则的起源第10-12页
     ·“亲亲相隐”原则的历史发展第12-16页
   ·国外立法概况第16-20页
     ·英美法系国家相关立法规定第16-17页
     ·大陆法系国家相关立法规定第17-18页
     ·前苏联、东欧国家相关立法规定第18-19页
     ·亚洲国家相关立法规定第19-20页
第3章 “亲亲相隐”原则与窝藏、包庇罪第20-28页
   ·我国对窝藏、包庇罪规定的不合理性第20-25页
     ·价值观念的损害第20-21页
     ·人文关怀的缺失第21-22页
     ·伦理亲情的冲突第22-23页
     ·现代法治的违背第23-25页
   ·窝藏、包庇罪中借鉴“亲亲相隐”原则的合理性第25-28页
     ·有助于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和亲情的维护第25-26页
     ·有助于实现法的人权保障功能第26-28页
第4章 我国“亲亲相隐”原则确立的依据第28-33页
   ·刑法学依据第28-29页
   ·经济学依据第29-31页
   ·心理学依据第31-33页
第5章 我国“亲亲相隐”原则确立的可行性第33-37页
   ·我国深厚的历史底蕴第33页
   ·我国现有制度的支撑第33-35页
     ·亲属相盗不为罪第34页
     ·《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第34-35页
   ·国外相关立法规定的借鉴第35-37页
第6章 亲亲相隐视野下窝藏、包庇罪的立法完善第37-42页
   ·亲亲相隐主体范围的限制第37-39页
   ·国家公权力介入的程度第39-40页
   ·亲权介入的程度第40-41页
   ·“亲亲相隐”原则在执行公务中的不可运用性第41-4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42-44页
   ·结论第42-43页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法行医罪主体研究
下一篇:论商号权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