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的分析 | 第9-16页 |
第一节 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9页 |
第二节 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之间的关系 | 第9-10页 |
第三节 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10-11页 |
一、资本市场动机 | 第10页 |
二、契约动机 | 第10-11页 |
三、税收动机 | 第11页 |
四、政治动机 | 第11页 |
第四节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盈余管理的分析 | 第11-13页 |
一、股权结构不合理 | 第11-12页 |
二、董事会特征 | 第12-13页 |
第五节 盈余管理的手段 | 第13-16页 |
一、收入控制 | 第13页 |
二、费用控制 | 第13-14页 |
三、利用时间差和不等价交换控制资产重组 | 第14页 |
四、资产减值准备控制 | 第14页 |
五、资产控制 | 第14页 |
六、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更正进行盈余管理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盈余管理的环境分析 | 第16-23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基本理论 | 第16-18页 |
一、增发 | 第16-17页 |
二、配股 | 第17页 |
三、可转换债券 | 第17页 |
四、附认股权证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政策导向 | 第18-20页 |
第三节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的实施环境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3-30页 |
第一节 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的基本描述 | 第23-28页 |
一、研究期间 | 第23页 |
二、分析说明 | 第23-24页 |
三、研究样本分析 | 第24-25页 |
四、财务数据的描述分析 | 第25-28页 |
第二节 样本公司财务数据的多元回归检验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 第30-35页 |
第一节 盈余管理操纵的识别 | 第30-32页 |
一、关注公司的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 | 第30页 |
二、关注公司盈余报告的异常波动 | 第30页 |
三、关注特别的交易事项 | 第30-31页 |
四、关注公司利润总额中非主营业务利润的比重 | 第31页 |
五、关注公司盈利与股利分配的比例 | 第31-32页 |
六、关注注册会计师出据的审计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变更 | 第32页 |
第二节基本建议 | 第32-35页 |
一、完善和规范公认的会计准则 | 第32-33页 |
二、健全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33页 |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监督 | 第33-34页 |
四、政策上的积极引导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