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35页 |
|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4-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 | 第18-32页 |
| ·供应链外包的经济学动因研究 | 第20-22页 |
| ·供应链外包运作研究 | 第22-24页 |
| ·供应链合约理论研究 | 第24-30页 |
| ·供应链成员创新投资研究 | 第30-32页 |
| ·目前研究存在的缺陷 | 第32-33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内容 | 第33-35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3-34页 |
|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 第2章 供应链合约及其不完全性 | 第35-52页 |
| ·供应链合约一般框架 | 第36-38页 |
| ·供应链合约分析 | 第38-47页 |
| ·合约及其特征 | 第38-42页 |
| ·供应链合约不完全原因 | 第42-45页 |
| ·不完全合约事后谈判对合约各方收益的影响 | 第45-46页 |
| ·供应链合约不完全分析 | 第46-47页 |
| ·供应链机会主义行为分析 | 第47-50页 |
| ·机会主义的分类 | 第47-48页 |
| ·机会主义产生的原因 | 第48-50页 |
| ·协调机制与不完全合约关系 | 第50-52页 |
| 第3章 供应商创新投资研究 | 第52-76页 |
| ·引言 | 第52-53页 |
| ·不同合约下供应商创新投资模型 | 第53-58页 |
| ·基本假定 | 第54-55页 |
| ·批发价格合约下供应商创新投资水平 | 第55-56页 |
| ·利益共享合约下供应商创新投资水平 | 第56-58页 |
| ·简短结论 | 第58页 |
| ·供应商创新投资协调研究 | 第58-68页 |
| ·基本假定 | 第59-60页 |
| ·供应商创新投资时供应链最优投资水平 | 第60-61页 |
| ·供应商创新投资时供应链次优投资水平 | 第61-62页 |
| ·自私型投资时供应商创新投资协调机制分析 | 第62-66页 |
| ·非自私型投资时供应商创新投资协调机制分析 | 第66-68页 |
| ·线性需求函数和二次成本函数时的协调机制分析 | 第68-73页 |
| ·供应链最优投资水平 | 第68-69页 |
| ·供应链次优投资水平 | 第69页 |
| ·自私型投资时供应商创新投资协调机制分析 | 第69-72页 |
| ·非自私型投资时供应商创新投资协调机制分析 | 第72-73页 |
| ·数值算例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4章 制造商创新投资研究 | 第76-106页 |
| ·引言 | 第76-77页 |
| ·供应商不同批发价格对制造商创新投资的影响分析 | 第77-89页 |
| ·不考虑制造商创新投资溢出效应时供应商的批发价格策略 | 第77-84页 |
| ·完全灵活性的批发价格 | 第78-80页 |
| ·完全批发价格承诺和延迟产量决策 | 第80-82页 |
| ·完全的批发价格承诺和较早的产量决策 | 第82-84页 |
| ·考虑制造商创新投资溢出效应时供应商的批发价格策略 | 第84-89页 |
| ·基本假定 | 第85页 |
| ·完全灵活性的批发价格 | 第85-87页 |
| ·完全批发价格承诺和延迟产量决策 | 第87-89页 |
| ·结论 | 第89页 |
| ·利益共享合约下制造商创新投资水平 | 第89-92页 |
| ·基本假定 | 第89-90页 |
| ·制造商创新投资水平的确定 | 第90-92页 |
| ·制造商创新投资协调研究 | 第92-99页 |
| ·基本假定 | 第92-93页 |
| ·制造商创新投资时供应链最优投资水平 | 第93页 |
| ·制造商创新投资时供应链次优投资水平 | 第93-95页 |
| ·制造商创新投资协调机制分析 | 第95-99页 |
| ·线性需求函数和二次成本函数时的协调机制分析 | 第99-102页 |
| ·供应链最优投资水平 | 第99页 |
| ·供应链次优投资水平 | 第99-100页 |
| ·制造商创新投资协调机制分析 | 第100-102页 |
| ·数值算例 | 第102-10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 结论 | 第106-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2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