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关于 EVA 的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研究 | 第13-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6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18-26页 |
·价值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价值管理理论概述 | 第18页 |
·价值管理的三种倾向 | 第18-19页 |
·价值管理理论的过程 | 第19-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绩效评价理论 | 第21-23页 |
·企业绩效评价的涵义 | 第21-22页 |
·西方绩效评价理论的主要流派 | 第22-23页 |
·激励理论 | 第23-26页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4页 |
·双因素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的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的方式 | 第26-28页 |
·年度奖金激励 | 第26页 |
·年薪制激励 | 第26-27页 |
·股权激励 | 第27-28页 |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外部因素的影响 | 第28-29页 |
·公司内部因素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4章 上市公司 EVA 的计算 | 第30-38页 |
·EVA 的内涵及产生 | 第30-31页 |
·EVA 的内涵 | 第30页 |
·EVA 的产生 | 第30-31页 |
·EVA 计算公式 | 第31-33页 |
·EVA 调整事项 | 第33-34页 |
·上市公司 EVA 计算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第34-38页 |
·上市公司 EVA 计算存在的难点 | 第34-35页 |
·上市公司 EVA 计算的对策研究 | 第35-38页 |
第5章 上市公司 EVA 业绩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 第38-50页 |
·EVA 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比较 | 第38-40页 |
·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优缺点分析 | 第38-39页 |
·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相比 EVA 的优势 | 第39-40页 |
·EVA 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第40-50页 |
·研究的基本前提 | 第40-41页 |
·样本选取 | 第41页 |
·关键变量设计及说明 | 第41-42页 |
·计算样本公司的企业价值和 EVA 值 | 第42-45页 |
·数据分析过程及结论 | 第45-50页 |
第6章 基于 EVA 的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设计 | 第50-64页 |
·设计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原则和思路 | 第50-51页 |
·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设计原则 | 第50-51页 |
·设计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应考虑的因素 | 第51页 |
·基于 EVA 的红利银行计划模型 | 第51-54页 |
·EVA 红利银行计划概述 | 第51-52页 |
·EVA 红利的计算 | 第52-53页 |
·EVA 红利的支付——红利银行 | 第53页 |
·基于 EVA 的红利银行计划的具体设计 | 第53-54页 |
·基于 EVA 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型 | 第54-58页 |
·经营者股票期权概述 | 第54-55页 |
·基于 EVA 的股票期权的内容 | 第55-56页 |
·基于 EVA 的股票期权模型的改进设计 | 第56-58页 |
·案例分析 | 第58-62页 |
·公司概况 | 第58页 |
·SJ 公司实施基于 EVA 的股票期权改进模型的具体设计 | 第58-62页 |
·EVA 薪酬激励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难点及对策 | 第62-64页 |
·应用的难点 | 第62页 |
·应用的对策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
附录 B | 第70-78页 |
文献报告综述 | 第78-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中文摘要 | 第86-90页 |
ABSTRACT | 第90-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