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主要缩略词 | 第14-1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6-50页 |
第一章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 | 第16-22页 |
1 植物数量遗传基础 | 第16-17页 |
2 植物数量遗传学的发展 | 第17页 |
3 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 第17-22页 |
·遗传分析 | 第17-18页 |
·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 | 第18-19页 |
·杂种优势的分析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 第22-40页 |
1 遗传标记 | 第22-29页 |
·形态标记 | 第22页 |
·细胞学标记 | 第22-23页 |
·同工酶标记 | 第23页 |
·分子标记 | 第23-29页 |
·RFLP | 第24-25页 |
·SSR | 第25-28页 |
·SRAP | 第28页 |
·AFLP | 第28-29页 |
·SNP | 第29页 |
2 遗传作图群体 | 第29-31页 |
·临时分离群体 | 第30页 |
·永久性分离群体 | 第30-31页 |
·自然群体 | 第31页 |
3 遗传连锁图 | 第31-33页 |
4 数量性状位点的定位 | 第33-35页 |
·单标记分析(One Marker Analysis) | 第33-34页 |
·区间作图(Interval Mapping,IM) | 第34页 |
·复合区间作图(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 | 第34-35页 |
·多重区间作图(Mmultiple Interval Mapping,MIM) | 第35页 |
·关联作图(Association Mapping) | 第35页 |
5 棉花重要农艺性状的定位 | 第35-40页 |
·棉花分子遗传图谱构建 | 第36-37页 |
·棉花重要性状QTL定位 | 第37-40页 |
·产量性状QTL定位 | 第37-38页 |
·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 | 第38页 |
·抗病性状QTL定位 | 第38-39页 |
·形态、生理和早熟性状QTL定位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植物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研究进展 | 第40-50页 |
1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概念及特点 | 第40-41页 |
2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培育方法 | 第41-42页 |
3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类型 | 第42-44页 |
·整条染色体或染色体臂的导入系 | 第42页 |
·单个QTL的导入系 | 第42-43页 |
·全基因组的染色体片段导入系 | 第43-44页 |
4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应用 | 第44-47页 |
·利用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对QTL鉴定和初步定位 | 第44-45页 |
·利用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对QTL精细定位 | 第45-46页 |
·利用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研究QTL之间的互作 | 第46页 |
·利用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研究QTL的生理功能 | 第46页 |
·对新标记或新克隆进行定位 | 第46页 |
·利用染色体片段导入系进行分子设计育种 | 第46-47页 |
5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 | 第47-50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50-104页 |
第四章 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背景的海岛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培育 | 第50-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4页 |
·分子标记的选择 | 第51页 |
·DNA提取和SSR分析 | 第51-52页 |
·导入系的培育 | 第52-53页 |
·DNA库的构建和导入系的基因型分析 | 第53页 |
·CSIL导入片段长度的确定 | 第53页 |
·全基因组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筛选 | 第53页 |
·数据分析 | 第53-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67页 |
·BC_4导入片段的分析 | 第54-55页 |
·BC_5导入片段的分析 | 第55-57页 |
·BC_5S_1导入片段的分析 | 第57-61页 |
·BC_4、BC_5和BC_5S_1回交效应的分析 | 第61页 |
·陆地棉背景的海岛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 | 第61-67页 |
3 讨论 | 第67-72页 |
·棉花分子遗传图谱 | 第67-68页 |
·分子标记类型的选择 | 第68页 |
·种间回交的效应 | 第68-69页 |
·CSIL的培育方法 | 第69-72页 |
第五章 高代回交群体和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QTL定位 | 第72-9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3-74页 |
·材料种植 | 第73页 |
·性状调查 | 第73-74页 |
·质量性状调查 | 第73页 |
·产量性状调查 | 第73页 |
·纤维品质性状调查 | 第73-74页 |
·数据分析 | 第74页 |
·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74页 |
·QTL分析 | 第7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4-91页 |
·CSIL中的表型变异 | 第74-76页 |
·纤维品质和产量构成因素的频数分布 | 第76页 |
·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76-80页 |
·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的QTL定位和分析 | 第80-91页 |
·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单标记分析 | 第80-88页 |
·纤维长度的显著性标记位点 | 第80-81页 |
·纤维强度的显著性标记位点 | 第81页 |
·马克隆值的显著性标记位点 | 第81-82页 |
·整齐度的显著性标记位点 | 第82-83页 |
·短纤维率的显著性标记位点 | 第83-84页 |
·伸长率的显著性标记位点 | 第84-85页 |
·成熟度的显著性标记位点 | 第85-86页 |
·铃重的显著性标记位点 | 第86-87页 |
·衣分的显著性标记位点 | 第87-88页 |
·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区间作图 | 第88-90页 |
·纤维强度的区间作图 | 第88页 |
·纤维强度的区间作图 | 第88-89页 |
·马克隆值的区间作图 | 第89页 |
·整齐度的区间作图 | 第89页 |
·短纤维率的区间作图 | 第89页 |
·伸长率的区间作图 | 第89页 |
·成熟度的区间作图 | 第89页 |
·铃重的区间作图 | 第89-90页 |
·衣分的区间作图 | 第90页 |
·影响多个性状的标记区间 | 第90页 |
·显著性标记所在的染色体 | 第90-91页 |
3 讨论 | 第91-94页 |
·作图群体与QTL | 第91-92页 |
·AD基因组与QTL | 第92页 |
·QTL的一因多效 | 第92-93页 |
·CSIL的利用 | 第93-94页 |
第六章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精细定位纤维强度的QTL | 第94-10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4-96页 |
·材料的来源与种植 | 第94-95页 |
·DNA提取 | 第95页 |
·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 第95页 |
·导入片段长度的确定 | 第95页 |
·纤维品质性状调查 | 第95页 |
·数据分析与QTL定位 | 第95-9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6-101页 |
·F_2和F_(2:3)的表型分析 | 第96-98页 |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片段长度分析 | 第98-99页 |
·单片段导入上片段的QTL分析 | 第99-101页 |
3 讨论 | 第101-104页 |
·QTL精细定位的方法 | 第101-102页 |
·QTL的稳定性 | 第102-104页 |
全文结论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8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