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穗叶体温和颖花育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3页
 1 本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第12-24页
   ·水稻群体结构特征和冠层微气象第12-13页
   ·大气温、湿度与植株器官体温和冠温第13-15页
   ·高温与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第15-18页
   ·高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耐热性研究第18-23页
   ·栽培措施对群体结构及冠层微环境的影响第23-24页
 2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案第24-26页
   ·目的与意义第2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技术路线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33页
第二章 水稻穗叶体温对温、湿度的响应及其基因型的差异第33-51页
 摘要第33页
 Abstract第33-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8页
   ·大田试验第34-36页
   ·人工气候室试验第36-37页
   ·测定项目第37页
   ·数据分析第37-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7页
   ·同日不同时刻穗叶体温与气温的差异第38-39页
   ·穗叶体温对大气温、湿度的响应第39-44页
     ·穗叶体温对气温的响应第39-40页
     ·穗叶体温对大气湿度的响应第40-42页
     ·穗叶体温对大气温、湿度响应的验证第42-44页
   ·穗型、穗位对穗叶体温的影响第44-46页
     ·穗型对穗叶体温的影响第44-45页
     ·穗位对穗叶体温的影响第45-46页
   ·器官生理年龄对穗叶体温的影响第46-47页
 3 讨论第47-48页
 4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第三章 温、湿度对水稻颖花结实及其剑叶生理活性的影响第51-69页
 摘要第51页
 Abstract第51-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试验设计第52页
   ·测定内容第52-53页
   ·数据分析第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64页
   ·温、湿度对颖花育性、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第53-55页
   ·温、湿度对花粉育性的影响第55-56页
   ·温、湿度对剑叶生理活性的影响第56-62页
     ·剑叶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第56-58页
     ·剑叶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第58-60页
     ·剑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第60-61页
     ·剑叶ABA与GA含量第61-62页
   ·高温对剑叶热激蛋白表达的影响第62-64页
 3 讨论第64-65页
 4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第四章 氮素穗肥对水稻群体内部微气象和冠层温度的影响第69-87页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69-7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0-72页
   ·试验设计第70-71页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71-72页
   ·数据处理第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81页
   ·穗肥对产量的影响第72-74页
   ·穗肥对齐穗期植株形态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第74-76页
   ·穗肥对群体微气象因子的影响第76-80页
     ·群体中部行间温度的昼夜变化第76-77页
     ·群体中部行间湿度的昼夜变化第77-78页
     ·群体中部行间光照强度和CO_2浓度第78页
     ·冠层内外温度、湿度间的关系第78-80页
   ·氮素穗肥对植株体温和冠温的影响第80-81页
     ·氮素穗肥对植株体温的影响第80页
     ·氮素穗肥对群体冠温的影响第80-81页
 3 讨论第81-82页
 4 结论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第五章 行株距配置对茎秆形态结构和水稻冠层微气象的影响第87-103页
 摘要第87页
 Abstract第87-8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8-90页
   ·试验材料第88-89页
   ·试验设计第89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89-90页
   ·数据处理第9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0-97页
   ·行株距配置对产量的影响第90-91页
   ·行株距配置对茎秆解剖结构和抗折力的影响第91-93页
   ·行株距配置对茎秆基部节间C、N代谢的影响第93页
   ·行株距配置对单位长度节间干物质含量的影响第93-94页
   ·行株距配置对LAI和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第94-95页
   ·行株距配置对群体微气象因子的影响第95-97页
   ·行株距配置对植株穗叶体温的影响第97页
 3 讨论第97-99页
 4 结论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3页
第六章 水分胁迫对水稻剑叶生理和冠层微气象的影响第103-119页
 摘要第103页
 Abstract第103-10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5-106页
   ·试验材料第105页
   ·试验设计第105页
   ·测定内容第105-106页
   ·数据处理第10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6-113页
   ·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第106-107页
   ·水分胁迫对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第107-110页
     ·叶绿素含量第107-108页
     ·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第108-109页
     ·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剑叶的生理特性第109-110页
   ·水分胁迫对群体微气象的影响第110-111页
   ·水分胁迫对植株穗叶体温的影响第111-112页
   ·水分胁迫对冠层温度的影响第112-113页
 3 讨论第113-115页
 4 结论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19页
第七章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第119-125页
 1 讨论第119-122页
 2 主要结论第122-123页
 3 主要创新点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附:博士在读期间撰写的论文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花铃期渍水下氮素影响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
下一篇:陆地棉TM-1背景的海岛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培育鉴定和纤维强度QTL精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