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 | 第10-12页 |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10-11页 |
二、异地转移 | 第11页 |
三、就地转移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一、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二、国内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 | 第16-22页 |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 | 第16-17页 |
一、马太效应 | 第16-17页 |
二、生存压力 | 第17页 |
三、汉族劳动力转移的示范效应 | 第17页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 第17-19页 |
一、以男性青壮年为主 | 第17-18页 |
二、文化素质偏低 | 第18页 |
三、异地转移比重上升 | 第18页 |
四、从事低层次职业现象明显 | 第18-19页 |
五、省内流动兼业性明显 | 第19页 |
六、其它特点 | 第19页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趋势 | 第19-22页 |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呈加快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比例将加大 | 第20页 |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跨省转移结构性矛盾突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影响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方因素 | 第22-28页 |
第一节 素质性和技术性因素 | 第22-24页 |
一、素质性因素 | 第22-23页 |
二、技术性因素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政策性和社会性因素 | 第24-26页 |
一、政策性因素 | 第24-25页 |
二、社会性因素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经济因素 | 第26-28页 |
一、农村经济结构因素 | 第26页 |
二、乡镇企业、城镇化因素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原因分析——以贵州省都匀市坝固镇为例 | 第28-47页 |
第一节 坝固镇概况 | 第28-32页 |
一、自然环境 | 第28-29页 |
二、人口 | 第29-30页 |
三、民族 | 第30页 |
四、经济 | 第30-31页 |
五、社会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坝固镇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一、外出劳动力流向 | 第32-33页 |
二、外出劳动力从事职业 | 第33页 |
第三节、坝固镇镇政府所采取的劳动力转移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 第33-36页 |
一、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 第33-35页 |
二、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的成效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坝固镇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一、无序输出大于有序输出 | 第36页 |
二、外出务工人员职业技能低下 | 第36-37页 |
三、社会问题突出 | 第37页 |
四、土地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 第37页 |
五、富余劳动力转移不足 | 第37-38页 |
第五节 坝固镇劳动力转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表现 | 第38-47页 |
一、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38-41页 |
二、留守人员问题未得到关注 | 第41-42页 |
三、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 第42-43页 |
四、农村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 第43-44页 |
五、乡镇企业发展不足、城镇化进程缓慢 | 第44-47页 |
第五章 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基层政府管理对策建议 | 第47-64页 |
第一节 完善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 | 第47-51页 |
一、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发展思路 | 第47-48页 |
二、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工作机制 | 第48-49页 |
三、完善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 第49页 |
四、创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 | 第49-50页 |
五、建立健全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支持政策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妥善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人员问题 | 第51-57页 |
一、妥善解决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问题 | 第51-53页 |
二、妥善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妇女问题 | 第53-55页 |
三、妥善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 第55-57页 |
第三节 完善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 第57-61页 |
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必要性 | 第57-58页 |
二、完善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措施 | 第58-61页 |
第四节 挖掘民族地区农村内部潜力,促进就近转移 | 第61-64页 |
一、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靠产业结构优化促进转移 | 第61-62页 |
二、引导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著作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