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4页 |
·百脉根概述 | 第14-16页 |
·百脉根的分布 | 第14页 |
·百脉根的植物学特性 | 第14页 |
·百脉根的生物学特性 | 第14页 |
·百脉根的利用价值 | 第14-15页 |
·百脉根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硫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 第16-19页 |
·反刍动物中硫的生理功能 | 第16-17页 |
·反刍动物利用硫的途径 | 第17-18页 |
·富硫蛋白及基因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种子贮藏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9-27页 |
·种子贮藏蛋白的特征、种类及结构 | 第19-21页 |
·种子贮藏蛋白基因的结构、表达及其调控 | 第21-22页 |
·种子贮藏蛋白的合成、加工及运输 | 第22-23页 |
·种子贮藏蛋白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蛋白质分选与内质网驻留蛋白信号肽 | 第27-29页 |
·信号假说(signal hypothesis) | 第27-28页 |
·典型的蛋白质分选信号 | 第28页 |
·KDEL 信号肽作用机理 | 第28-29页 |
·绿色荧光蛋白研究进展 | 第29-33页 |
·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及特征 | 第30-31页 |
·绿色荧光蛋白的应用 | 第31-3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其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富硫氨基酸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64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48页 |
·试验材料 | 第34-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45页 |
·载体构建流程图 | 第45-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61页 |
·质粒pROK.TG1LK 的小量提取 | 第48-49页 |
·不同DNA 聚合酶对目的片段扩增效率和保真性的影响 | 第49-55页 |
·中间载体pMD182eolin 和pMD182ein 的构建 | 第55-56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2 的鉴定 | 第56-57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Bzeolin 和pCBzein 的构建 | 第57-61页 |
·讨论 | 第61-64页 |
·zeolin 基因和γ-zein 基因的引物设计策略 | 第61页 |
·DNA 聚合酶对目的片段扩增效率的影响 | 第61页 |
·DNA 聚合酶对目的片段扩增保真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限制性内切酶及其酶切的影响因素 | 第62页 |
·目的片段的体外连接 | 第62-63页 |
·zeolin 和γ-zein 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策略 | 第63-64页 |
第三章 富硫氨基酸基因及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 第64-88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4-66页 |
·试验材料 | 第64页 |
·溶液配制 | 第64页 |
·试验方法 | 第64-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86页 |
·富硫氨基酸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比对 | 第66-68页 |
·富硫氨基酸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 第68-72页 |
·富硫氨基酸基因氨基酸序列的二级结构预测 | 第72-73页 |
·富硫氨基酸基因氨基酸序列的疏水性/亲水性预测 | 第73-74页 |
·富硫氨基酸基因氨基酸序列的跨膜螺旋信号分析 | 第74-79页 |
·富硫氨基酸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区预测 | 第79-81页 |
·富硫氨基酸基因编码蛋白蛋白三级结构的预测 | 第81-83页 |
·富硫氨基酸基因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83-84页 |
·富硫氨基酸蛋白zeolin 和γ-zein 的亚细胞定位 | 第84-86页 |
·讨论 | 第86-88页 |
·含硫氨基酸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86页 |
·zeolin 和γ-zein 基因的瞬时表达分析 | 第86-88页 |
第四章 植物表达载体的转化、农杆菌侵染及转基因烟草检测鉴定 | 第88-105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88-94页 |
·试验材料 | 第88-89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89-90页 |
·试验方法 | 第90-9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4-102页 |
·根癌农杆菌LBA4404 的转化 | 第94-95页 |
·筛选培养基中潮霉素浓度对再生芽诱导分化的影响 | 第95-97页 |
·富硫氨基酸基因对烟草的转化 | 第97-99页 |
·抗性烟草植株的PCR 检测 | 第99-100页 |
·转基因烟草中外源蛋白表达检测 | 第100-102页 |
·讨论 | 第102-105页 |
·菌落PCR 鉴定筛选重组子 | 第102页 |
·农杆菌菌株的保存 | 第102页 |
·预培养和共培养对烟草转化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共培养结束后抑菌的重要性 | 第103页 |
·潮霉素(Hyg)浓度的筛选 | 第103页 |
·转zeolin 基因和γ-zein 基因烟草植株的确定 | 第103-104页 |
·GFP 在亚细胞定位中的应用 | 第104-105页 |
第五章 含硫氨基酸基因对牧草模式植物百脉根的转化 | 第105-123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05-112页 |
·试验材料 | 第105-106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106页 |
·试验方法 | 第106-11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2-120页 |
·百脉根植株的再生 | 第112-113页 |
·富硫氨基酸基因转化百脉根 | 第113-114页 |
·DNA 聚合酶对百脉根基因组扩增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抗性植株的PCR 检测 | 第116-117页 |
·抗性再生植株总RNA 的提取和RT-PCR 检测 | 第117-119页 |
·DIG 标记探针的效率检测 | 第119页 |
·Dot Blot 检测 | 第119-120页 |
·转基因百脉根植株含硫氨基酸含量分析 | 第120页 |
·讨论 | 第120-123页 |
·百脉根的组织培养体系 | 第120-121页 |
·乙酰丁香酮(AS)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121页 |
·PCR 鉴定的可靠性 | 第121-122页 |
·转基因百脉根植株中含硫氨基酸含量的检测 | 第122-12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24页 |
·主要结论 | 第123页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4页 |
附录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作者简介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