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的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与生长监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作物氮素光谱诊断与生长监测的意义与目的第13-14页
   ·作物氮素光谱诊断与生长监测研究进展第14-18页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作物氮素诊断与生长监测第14-16页
     ·基于成像光谱技术的作物氮素诊断与生长监测第16-17页
     ·基于主动光谱技术的作物氮素诊断与生长监测第17-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8-19页
   ·本研究主要内容第19-20页
   ·研究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1-30页
   ·试验点概况第21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试验设计第21-22页
   ·光谱测定第22-23页
     ·高光谱测定第22页
     ·成像光谱采集第22页
     ·主动光谱测定第22-23页
   ·农学参数测定方法第23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23-28页
     ·高光谱分析方法第23-26页
     ·成像光谱分析方法第26-27页
     ·主动光谱分析方法第27-28页
   ·模型建立与评价方法第28-30页
第三章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冬小麦氮素诊断与生长监测第30-51页
   ·不同氮水平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参量的变化特征第30-34页
     ·不同氮水平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特征第30-31页
     ·不同氮水平冬小麦冠层红边参数特征第31-32页
     ·不同氮水平冬小麦冠层光谱吸收与反射特征第32-33页
     ·不同氮水平冬小麦冠层光谱植被指数第33-34页
   ·不同生育时期高光谱特征参量与叶氮含量的相关性第34-38页
     ·光谱反射率与叶氮含量的相关性第34-35页
     ·红边特征参数与叶氮含量的相关性第35-36页
     ·光谱吸收与反射特征与叶氮含量的相关性第36-37页
     ·光谱植被指数与叶氮含量的相关性第37-38页
   ·基于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特征的氮素估算第38-41页
     ·光谱反射率估算模型第38-39页
     ·红边特征估算模型第39页
     ·吸收与反射特征估算模型第39-40页
     ·植被指数估算模型第40-41页
   ·基于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特征的生长参数监测第41-44页
     ·地上部生物量、单株叶鲜重估测第41-42页
     ·叶绿素含量与产量估测第42-44页
   ·模型评价与校验第44-47页
     ·氮素估算模型校验第44-46页
     ·生长参数监测模型校验第46-47页
   ·讨论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基于成像光谱的冬小麦氮素诊断与生长监测第51-69页
   ·不同氮水平冬小麦叶片颜色特征值的变化第51-54页
     ·RGB 特征值及转换形式的变化第51-52页
     ·不同颜色空间颜色特征值的变化第52-54页
   ·不同颜色特征值与氮素、生长参数的相关性第54-57页
     ·颜色特征值与氮素的相关性第54-55页
     ·颜色特征值与生长参数的相关性第55-57页
   ·基于颜色特征值的氮素估算与生长参数监测模型第57-64页
     ·基于颜色特征的叶氮含量估算第57-59页
     ·基于颜色特征的生长参数监测第59-64页
   ·模型校验第64-65页
   ·讨论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基于主动光谱的冬小麦氮素诊断与生长监测第69-82页
   ·不同氮水平冬小麦SPAD 与NDVI 的变化特征第69-71页
     ·不同氮水平SPAD 与NDVI 的生育期变化第69-70页
     ·不同氮水平叶氮、叶绿素含量的生育期变化第70-71页
   ·SPAD、NDVI 与氮素、生长参数的相关性第71-73页
     ·SPAD、NDVI 与叶氮、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第71-72页
     ·SPAD、NDVI 与生长参数的相关性第72-73页
     ·SPAD、NDVI 与产量的相关性第73页
   ·基于SPAD、NDVI 的氮素估算与生长参数监测模型第73-75页
     ·基于SPAD、NDVI 的氮素估算模型第73-74页
     ·基于SPAD、NDVI 的生长参数监测模型第74-75页
     ·基于SPAD、NDVI 的产量估算模型第75页
   ·模型校验第75-79页
   ·讨论第79-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基于多种光谱技术的冬小麦氮素诊断与生长监测模型比较第82-102页
   ·基于高光谱与主动光谱的氮素估算、生长监测模型比较第82-87页
     ·高光谱特征参量与SPAD、NDVI 的相关性第82-85页
     ·高光谱模拟SPAD、NDVI 与SPAD、NDVI 比较第85-86页
     ·基于高光谱与SPAD、NDVI 的氮素估算与生长监测模型比较第86-87页
   ·基于高光谱与成像光谱的氮素估算、生长监测模型比较第87-95页
     ·高光谱特征参量与成像光谱特征的相关性第87-93页
     ·高光谱模拟RGB 与成像光谱RGB 的比较第93-94页
     ·基于高光谱与成像光谱的氮素估算与生长监测模型比较第94-95页
   ·基于成像光谱与主动光谱的氮素估算与生长监测模型比较第95-98页
     ·成像光谱特征参量与主动光谱特征的相关性第95-97页
     ·基于成像光谱与主动光谱的氮素、生长参数估算模型比较第97-98页
   ·基于多种光谱技术的最优估算模型的选择第98-99页
   ·讨论第99-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七章 全文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102-105页
   ·全文结论第102-103页
     ·结论1第102页
     ·结论2第102页
     ·结论3第102-103页
     ·结论4第103页
   ·创新之处第103页
   ·研究展望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作者简介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大豆条带间作群体PAR和水分的传输与利用
下一篇:含硫氨基酸基因对烟草、百脉根的遗传转化及表达定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