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17页 |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论文的总体思路 | 第17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 第20-32页 |
·绩效考评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绩效 | 第20页 |
·绩效考评 | 第20-21页 |
·绩效考评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绩效考评的原则 | 第22-23页 |
·绩效考评的常用方法 | 第23-31页 |
·360度绩效考评法 | 第23-25页 |
·平衡记分卡法 | 第25-27页 |
·关键绩效指标法 | 第27-31页 |
·几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RS船厂人事部绩效考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32-46页 |
·RS船厂人事部绩效考评现状 | 第32-34页 |
·RS船厂人事部简介 | 第32-33页 |
·RS船厂人事部绩效考评现状 | 第33-34页 |
·RS船厂人事部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 | 第34-39页 |
·RS船厂人事部绩效考评体系问卷调查 | 第34-38页 |
·RS造船厂人事部绩效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39页 |
·RS造船厂绩效考评问题原因分析 | 第39-45页 |
·工作分析精益程度不够 | 第39-44页 |
·考核标准模糊 | 第44页 |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 第44-45页 |
·综合分析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RS船厂人事部的精益分工研究 | 第46-59页 |
·精益分工相关理论研究 | 第46-47页 |
·精益分工概念的提出 | 第46页 |
·精益分工的目的 | 第46页 |
·精益分工的要求 | 第46-47页 |
·精益分工与工作分析的关系 | 第47-51页 |
·精益分工与工作分析的区别 | 第47-48页 |
·精益分工与工作分析的联系 | 第48-51页 |
·RS船厂人事部精益分工的流程 | 第51-58页 |
·准备阶段 | 第51-54页 |
·实施阶段 | 第54-55页 |
·结果形成阶段 | 第55-57页 |
·指标提取阶段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基于精益分工的RS船厂人事部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 第59-72页 |
·RS船厂人事部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目的、原则及步骤 | 第59-60页 |
·RS船厂人事部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目的 | 第59页 |
·RS船厂人事部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59页 |
·RS船厂人事部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步骤 | 第59-60页 |
·RS船厂人事部主要绩效指标提取 | 第60-65页 |
·岗位说明说的制定 | 第60-63页 |
·主要绩效指标的提取 | 第63-65页 |
·基于精益分工的绩效考评体系构建 | 第65-71页 |
·考评指标的选择及评判方法 | 第65-67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67-68页 |
·综合绩效得分的计算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A | 第79-81页 |
附录B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