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述 | 第12-17页 |
(一)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 | 第12-13页 |
1. 传统观念对智能的认知 | 第12页 |
2. 多元智能新视野 | 第12-13页 |
(二)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 第13-14页 |
(三)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学新理念 | 第14-17页 |
1. 正确看待学生的智能差异 | 第14-15页 |
2. 肯定智能的可发展性 | 第15页 |
3. 重视智能的情境性 | 第15-17页 |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契合点 | 第17-22页 |
(一) 情境教学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二) 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结合的优势 | 第18-20页 |
1. 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 | 第18页 |
2.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 第18-19页 |
3.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19-20页 |
(三) 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为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提供的指导 | 第20-22页 |
1. 指导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 | 第20页 |
2. 指导创设情境的方式 | 第20-21页 |
3. 指导情境教学的设计理念 | 第21-22页 |
三、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 第22-38页 |
(一) 营造多元智能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22-27页 |
1. 多元智能角度展现文本意境 | 第22-23页 |
2. 在情境设计中采取适合的智能切入点 | 第23-25页 |
3. 在情境设计中注重教学的整体性 | 第25-26页 |
4. 与学生所接触的社会资讯结合 | 第26-27页 |
(二) 创设多元智能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文本 | 第27-31页 |
1. 涵盖身体—动觉智能的角色扮演类 | 第28-29页 |
2. 涵盖自然观察者智能的户外操作类 | 第29-30页 |
3. 涵盖人际智能的交流互动类 | 第30-31页 |
(三) 采取多元智能的教学方式,科学整合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 | 第31-34页 |
1. 利用信息技术从多智能角度创设情境 | 第31-32页 |
2. 利用传统教学手段从语言智能角度创设情境 | 第32-33页 |
3. 利用新兴技术实现更加多元智能化的语文教学 | 第33-34页 |
(四) 设计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 | 第34-36页 |
1. 分析学生的智能发展状况,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 第34-35页 |
2. 从逻辑—数学智能着手,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 第35页 |
3. 设计多元智能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第35-36页 |
(五) 充分考虑智能的组合性,注重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 | 第36-38页 |
四、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第38-41页 |
(一) 必须总结多元智能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 第38页 |
(二) 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智能的差异性 | 第38-39页 |
(三) 必须适应初中学生的整体智能发展状况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