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7页 |
缩略词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37页 |
1 百合的本草考证 | 第18-20页 |
2 百合的地理分布 | 第20-23页 |
·百合在全球的分布 | 第20-21页 |
·百合在中国的分布 | 第21-22页 |
·百合在湖南省的分布 | 第22-23页 |
3 百合的经济价值 | 第23-25页 |
·百合的观赏价值 | 第23-24页 |
·百合的食用价值 | 第24页 |
·百合的药用价值 | 第24-25页 |
4 百合的生物学特性 | 第25-27页 |
·百合植株的形态特征 | 第25-26页 |
·百合的生长习性 | 第26-27页 |
5 百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百合的化学成分 | 第27-29页 |
·百合的药理作用 | 第29-30页 |
6 百合的种质资源与栽培育种研究进展 | 第30-35页 |
·百合种质资源与栽培研究 | 第30-32页 |
·国内外百合的育种现状 | 第32-34页 |
·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百合研究中的应用体系与“百合的种质资源与栽培育种研究进展”的关系 | 第34-35页 |
7 该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35-37页 |
·该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5-36页 |
·研究设计路线 | 第36-37页 |
第二章 百合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 第37-4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7-39页 |
·研究材料 | 第37-38页 |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出苗期 | 第39-40页 |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差异 | 第40-43页 |
·不同产地引种栽培的百合形态特征观察 | 第43-46页 |
3 讨论 | 第46-47页 |
4 结论 | 第47-48页 |
第三章 湖南省不同产区药用百合主要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测定 | 第48-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材料 | 第4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1页 |
·统计方法 | 第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6页 |
·不同产区药用百合中各指标性成分含量 | 第51-52页 |
·不同产区药用百合中各指标性成分平均含量及变异程度 | 第52-53页 |
·不同产区药用百合中指标性成分平均含量的差异 | 第53页 |
·不同产区药用百合中指标性成分平均含量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 第53-56页 |
3 讨论 | 第56-58页 |
4 结论 | 第58-59页 |
第四章 湖南省不同品种(或类型)药用百合质量评价 | 第59-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供试材料 | 第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9-6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5页 |
·湖南省不同品种(或类型)药用百合的质量分析 | 第60-61页 |
·不同品种药用百合中总磷脂、水溶性多糖和总皂苷元含量的变化 | 第61-62页 |
·不同品种药用百合中各指标性化学成分的变异程度 | 第62页 |
·不同品种药用百合中水分、灰分和浸出物含量的变化 | 第62-63页 |
·含水量与药材中指标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 | 第63-65页 |
3 讨论 | 第65-68页 |
·药用百合中指标性化学成分含量遗传变异的研究 | 第65-66页 |
·药用百合中水分、灰分和浸出物与其指标性化学成分含量的关系 | 第66-67页 |
·药用百合品种的选育 | 第67-68页 |
4 结论 | 第68-69页 |
第五章 中药材百合皂苷元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及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测定 | 第69-9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6页 |
·实验材料 | 第69-7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70页 |
·实验方法 | 第70-7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6-91页 |
·百合药材中皂苷元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 第76-82页 |
·卷丹药材中皂苷元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 第82-85页 |
·卷丹、百合药材在HPLC指纹图谱上的分析 | 第85-90页 |
·26个百合药材样品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 第90-91页 |
3 讨论 | 第91-93页 |
·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及药材中皂苷元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 第91-92页 |
·波长及检测器的选择 | 第92页 |
·不同流动相系统的考察 | 第92页 |
·相似度分析 | 第92-93页 |
4 结论 | 第93-94页 |
第六章 不同产地来源药用百合的RAPD分析 | 第94-11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4-99页 |
·试验材料 | 第94-95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95-96页 |
·实验方法 | 第96-9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9-112页 |
·供试材料总DNA的质量 | 第99-101页 |
·RAPD-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筛选结果 | 第101-104页 |
·引物筛选结果 | 第104-105页 |
·RAPD扩增产物电泳图 | 第105页 |
·图像分析 | 第105-108页 |
·不同来源百合的聚类分析 | 第108-112页 |
3 讨论 | 第112-117页 |
·关于试验过程的讨论 | 第112-113页 |
·关于试验结果的讨论 | 第113-117页 |
4 结论 | 第117-118页 |
第七章 药用百合药理作用的研究 | 第118-12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18-120页 |
·实验材料 | 第118页 |
·实验设备 | 第1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18-12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20-122页 |
·不同药材镇咳作用的比较分析 | 第120页 |
·不同药材祛痰作用的比较分析 | 第120-121页 |
·不同药材宁心安神作用的比较分析 | 第121-122页 |
3 讨论 | 第122-124页 |
·镇咳作用 | 第122-123页 |
·祛痰作用 | 第123页 |
·安神作用 | 第123-124页 |
4 结论 | 第124-12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125-133页 |
1 主要结论 | 第125-127页 |
2 问题及讨论 | 第127-130页 |
·药用百合的植物来源问题 | 第127-128页 |
·药用百合中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与药材品质的相关性问题 | 第128-129页 |
·药用百合中指标性化学成分含量遗传变异的问题 | 第129-130页 |
·湖南省药用百合种质资源的评价、保护和利用问题 | 第130页 |
3 该研究创新点和今后研究方向 | 第130-133页 |
·在科学研究上的创新点 | 第130-131页 |
·今后研究方向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3页 |
图版Ⅰ | 第143-146页 |
图版Ⅱ | 第146-149页 |
附录Ⅰ | 第149-150页 |
附录Ⅱ | 第150-154页 |
附录Ⅲ | 第154-166页 |
附录Ⅳ | 第166-167页 |
附录Ⅴ | 第167-172页 |
致谢 | 第172-173页 |
作者简介 | 第173-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