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滞系统PID参数稳定域研究与实验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时滞系统概述 | 第8-10页 |
| ·国内外PID控制介绍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1-13页 |
| 2 滞后过程PID控制器参数稳定域图解法 | 第13-27页 |
| ·PID控制方法简介 | 第13-15页 |
| ·比例作用 | 第13-14页 |
| ·积分作用 | 第14页 |
| ·微分作用 | 第14-15页 |
| ·PI控制器性能设计方法 | 第15-21页 |
| ·图解稳定性准则 | 第15-17页 |
| ·IP控制器参数稳定域 | 第17页 |
| ·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 | 第17-18页 |
| ·仿真算例 | 第18-21页 |
| ·PID控制器参数稳定域图解法 | 第21-27页 |
| ·开环稳定对象 | 第23-24页 |
| ·开环不稳定对象 | 第24-27页 |
| 3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 第27-29页 |
| ·软硬件兼容问题 | 第27页 |
| ·系统实现过程设计思路 | 第27-29页 |
| 4 单片机模拟时滞系统 | 第29-45页 |
| ·AT89S52单片机的特点 | 第29-31页 |
|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1-36页 |
| ·数码管显示电路 | 第31页 |
| ·CH451芯片驱动电路 | 第31-34页 |
| ·RS-485串口通讯 | 第34-36页 |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6-45页 |
| ·传递函数离散化 | 第36-37页 |
| ·主程序 | 第37页 |
| ·数码管显示程序 | 第37-38页 |
| ·CH451驱动程序 | 第38-40页 |
| ·串行中断程序 | 第40-45页 |
| 5 组态王监控系统设计 | 第45-73页 |
| ·组态王概述 | 第45-51页 |
| ·组态王的组成 | 第46页 |
| ·组态王建立新程序的过程 | 第46-48页 |
| ·组态王的功能 | 第48-51页 |
| ·变量定义和管理 | 第51-52页 |
| ·I/O设备管理 | 第52-57页 |
| ·图形画面与动画连接 | 第57页 |
| ·实时趋势曲线 | 第57-60页 |
| ·组态王PID控件 | 第60-65页 |
| ·组态王与单片机的通讯 | 第65-72页 |
| ·HEX协议 | 第65-67页 |
| ·通讯程序 | 第67-72页 |
| ·PID控件对时滞系统的监控 | 第72-73页 |
| 6 一阶时滞系统PID控制器Matlab仿真 | 第73-76页 |
| ·一阶不稳定时滞系统 | 第73-74页 |
| ·一阶稳定时滞系统 | 第74-76页 |
| 7 结束语 | 第76-77页 |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76页 |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76-77页 |
| 8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82-83页 |
| 10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