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文本的企业技术创新界面整合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9页 |
·超文本技术与组织的涵义 | 第15-17页 |
·超文本组织的启示 | 第17-18页 |
·企业技术创新界面整合管理的提出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20-23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20-21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21-22页 |
·研究述评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23-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框架 | 第23-25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 第26-34页 |
·技术创新的涵义及其特征 | 第26-27页 |
·技术创新的涵义 | 第26-27页 |
·技术创新的特征 | 第27页 |
·技术创新的营销实质 | 第27-29页 |
·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 | 第28页 |
·技术创新注重转化和应用 | 第28页 |
·技术创新的检验标准是市场 | 第28-29页 |
·技术创新的分类 | 第29-30页 |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 | 第29页 |
·渐进性创新与根本性创新 | 第29页 |
·率先创新与模仿创新 | 第29-30页 |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及其动力机制 | 第30-32页 |
·技术推动模型 | 第30-31页 |
·需求拉动模型 | 第31页 |
·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模型 | 第31页 |
·一体化创新模型 | 第31-32页 |
·系统集成创新模型 | 第32页 |
·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机制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界面管理原理与界面障碍分析 | 第34-48页 |
·界面的定义 | 第34-36页 |
·界面管理的涵义及发展阶段 | 第36-38页 |
·第一阶段的企业界面管理——直觉模式 | 第36-37页 |
·第二阶段的企业界面管理——项目联结模式 | 第37页 |
·第三阶段的企业界面管理——一体化模式 | 第37-38页 |
·界面管理的层次 | 第38-39页 |
·界面管理原理 | 第39-42页 |
·纵向界面管理原理——等级泛化 | 第40-41页 |
·横向界面管理原理——沟通整合 | 第41-42页 |
·界面障碍及其形成原因 | 第42-45页 |
·信息因素 | 第42-43页 |
·目标差异 | 第43页 |
·文化差异 | 第43-44页 |
·专业差异 | 第44页 |
·管理因素 | 第44-45页 |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界面矛盾的产生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企业技术创新界面整合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 第48-58页 |
·调查方案设计 | 第48-49页 |
·调查目的 | 第48页 |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48-49页 |
·调查方法 | 第49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49-52页 |
·界面整合管理影响因素的测度变量 | 第50-51页 |
·界面整合管理评价的测度变量 | 第51页 |
·问卷回收情况统计 | 第51-52页 |
·调查结果描述 | 第52-55页 |
·问卷第一部分调查结果 | 第52-54页 |
·问卷第二部分调查结果 | 第54-55页 |
·问卷第三部分调查结果 | 第55页 |
·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55-56页 |
·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企业技术创新界面整合管理效果评价 | 第58-81页 |
·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 第58-60页 |
·重点和准确性结合的原则 | 第58-59页 |
·导向性原则 | 第59页 |
·科学性和可行性结合的原则 | 第59页 |
·可比性和可靠性结合的原则 | 第59页 |
·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 | 第59-60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60-71页 |
·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的测度 | 第62页 |
·技术创新研发能力的测度 | 第62-66页 |
·技术创新制造水平的测度 | 第66页 |
·技术创新营销表现的测度 | 第66页 |
·技术创新界面组织的测度 | 第66-69页 |
·技术创新界面环境的测度 | 第69-71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71-80页 |
·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71-72页 |
·简单加权评价与模糊综合评价 | 第72-76页 |
·灰色关联度评价 | 第76-78页 |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企业技术创新界面整合管理实证研究 | 第81-107页 |
·数据的来源 | 第81页 |
·简单加权评价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81-89页 |
·数据的无量纲化——阈值法 | 第81-84页 |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84-86页 |
·简单加权评价结果 | 第86-87页 |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87-89页 |
·灰色关联度评价及其结果 | 第89-90页 |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及其结果 | 第90-102页 |
·R软件简介 | 第90-91页 |
·主成分分析及结果 | 第91-92页 |
·聚类分析及结果 | 第92-102页 |
·各种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 第102-106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102-105页 |
·相关分析 | 第105-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七章 企业技术创新界面整合管理建议 | 第107-124页 |
·企业技术创新界面整合管理中存在的界面问题 | 第107-109页 |
·信息界面问题 | 第107页 |
·技术界面问题 | 第107-108页 |
·组织界面问题 | 第108-109页 |
·文化界面问题 | 第109页 |
·企业技术创新界面整合管理的建议 | 第109-123页 |
·企业技术创新界面信息的沟通与整合管理 | 第110-111页 |
·企业技术创新界面组织结构的改善与整合管理 | 第111-114页 |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优化与整合管理 | 第114-115页 |
·企业文化的构建与整合管理 | 第115-116页 |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再造与整合管理 | 第116-119页 |
·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入市全过程的整合管理 | 第119-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35-136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136-140页 |
附录2 灰色关联度评价关联系数表 | 第140-141页 |
附录3 调查企业一览表 | 第141-142页 |
致谢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