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偃22抗条锈性生理特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危害与流行 | 第9页 |
·小麦抗条锈病研究概况 | 第9-14页 |
·与植物抗病性有关的生理机理研究 | 第14-21页 |
·叶绿素与植物病害的关系 | 第15-16页 |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与植物病害的关系 | 第16-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供试品种 | 第22页 |
·供试菌种及其繁殖 | 第22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22页 |
·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6页 |
·田间观察记载项目及方法 | 第23-24页 |
·生理指标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42页 |
·条锈菌侵染后病情发展调查 | 第26-27页 |
·条锈菌侵染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7-32页 |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27-28页 |
·叶片净光合速率Pn 的变化 | 第28-30页 |
·叶片胞间CO_2浓度Ci 的变化 | 第30-32页 |
·条锈菌侵染下的蒸腾作用 | 第32-41页 |
·叶片蒸腾速率Tp 的变化 | 第32-35页 |
·叶片气孔导度Gs 的变化 | 第35-37页 |
·叶片相对含水量RWC 的变化 | 第37-39页 |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 的变化 | 第39-41页 |
·条锈菌侵染对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