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危害与流行 | 第12页 |
·小麦抗病性遗传研究的历史和方法 | 第12-15页 |
·小麦抗病性遗传研究的历史 | 第12-13页 |
·小麦抗锈病基因遗传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应用 | 第15-17页 |
·分析与目的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群体的构建 | 第15-16页 |
·基于基因组DNA 为模板的标记技术 | 第16-17页 |
·小麦抗条锈基因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来源 | 第17-18页 |
·已正式命名的小麦条锈菌基因 | 第18-20页 |
·已获得分子标记的抗条锈基因 | 第20-21页 |
·已获得克隆的抗条锈基因 | 第21页 |
·SSR 标记在小麦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外源种质在抗锈育种中的利用 | 第22-23页 |
·异源遗传物质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 第22页 |
·华山新麦草中有益基因的利用 | 第22-23页 |
·小麦持久抗条锈病的研究 | 第23-26页 |
·持久抗病性的概念的提出 | 第23-24页 |
·持久抗病性可能的遗传机制 | 第24-25页 |
·持久抗锈品种的评价方法 | 第25页 |
·持久抗病品种N.Strampelli | 第25-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附加系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 第27-37页 |
·供试材料 | 第27页 |
·植物材料 | 第27页 |
·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28页 |
·接种苗的培养 | 第27页 |
·接种方法 | 第27页 |
·抗病性调查及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5页 |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附加系苗期抗病性评价 | 第28-29页 |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附加系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 第29-35页 |
·结论 | 第35-37页 |
·小麦-华山新麦草附加系抗条锈基因来源 | 第35页 |
·对3 个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N.Strampelli 抗条锈基因的SSR 分子标记 | 第37-47页 |
·供试材料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41页 |
·N.Strampelli 的抗病性评价与遗传分析 | 第37页 |
·小麦DNA 提取与检测 | 第37-39页 |
·PCR 扩增 | 第39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9-40页 |
·抗感池构建及SSR 标记筛选 | 第40-41页 |
·遗传作图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N.Strampelli 的抗病性评价与遗传分析 | 第41-42页 |
·N.Strampelli 抗条锈基因的SSR 标记与定位 | 第42-44页 |
·YrNS-1 抗条锈基因的连锁性分析 | 第44-45页 |
·N.Strampelli 与 1BL 上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抗病性分析 | 第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