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0 引言 | 第12-18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创新及不足 | 第16-18页 |
1 资本结构理论 | 第18-31页 |
·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 | 第18-19页 |
·净收益理论 | 第18页 |
·净营业收益理论 | 第18页 |
·传统理论 | 第18-19页 |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19-25页 |
·MM 理论 | 第19-21页 |
·破产成本理论和税差学派 | 第21-23页 |
·权衡理论 | 第23-25页 |
·新资本结构理论 | 第25-31页 |
·代理成本说 | 第26-27页 |
·信号模型 | 第27-28页 |
·优序融资理论 | 第28-30页 |
·决策权和控制权理论 | 第30页 |
·市场相机抉择理论 | 第30-31页 |
2 中国涉海产业资本结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第31-44页 |
·涉海产业及其资本结构现状 | 第31-37页 |
·涉海产业的定义演进 | 第31-32页 |
·涉海产业的发展 | 第32-33页 |
·涉海三次产业分类 | 第33页 |
·涉海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 第33-37页 |
·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37-44页 |
·公司规模 | 第37-38页 |
·公司成长性 | 第38-40页 |
·公司税率 | 第40页 |
·非债务税盾 | 第40-41页 |
·资产担保价值 | 第41页 |
·盈利能力 | 第41-42页 |
·偿债能力 | 第42-43页 |
·营运能力 | 第43-44页 |
3 中国涉海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4-72页 |
·因子分析 | 第44-47页 |
·变量设定及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模型选择及构建 | 第45-47页 |
·涉海产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7-54页 |
·因子提取 | 第47-49页 |
·因子命名 | 第49-51页 |
·回归过程 | 第51-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涉海第一产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54-59页 |
·因子提取 | 第54-55页 |
·因子命名 | 第55-57页 |
·回归过程 | 第57-58页 |
·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涉海第二产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59-65页 |
·因子提取 | 第59-61页 |
·因子命名 | 第61-63页 |
·回归过程 | 第63-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涉海第三产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65-72页 |
·因子提取 | 第65-67页 |
·因子命名 | 第67-69页 |
·回归过程 | 第69-70页 |
·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4 对比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72-85页 |
·对比分析 | 第72-81页 |
·资本结构的共同影响因素分析 | 第72-76页 |
·资本结构的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76-81页 |
·政策建议 | 第81-85页 |
·增强偿债能力,降低流动性风险 | 第81页 |
·合理调节盈利能力,优化各产业资本结构 | 第81-82页 |
·善用非债务税盾,理性负债 | 第82页 |
·适度控制企业规模,完善资本结构 | 第82-83页 |
·理性预期公司成长性,掌握负债节奏 | 第83页 |
·提高第一、三产业技术能力,降低资产担保价值依赖度 | 第83-84页 |
·慎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确定资本结构 | 第84-85页 |
5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 涉海上市公司所属产业及其主营业务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