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半夏白术天麻汤用半仿生—生物酶法提取的系统研究

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6页
引言第16-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8-40页
 1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研究概况第18-22页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解第18页
   ·方中中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第18-22页
 2 “半仿生提取法”简介第22-23页
 3 生物酶法提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第23-26页
 4 膜分离技术简介第26-30页
   ·膜分离技术基本原理第26页
   ·UF在中药及其复方提取与制剂中的应用第26-27页
   ·应用MST需要注意的问题第27-30页
     ·利用药液的浓度的改变除杂第28页
     ·选择合适药液 PH第28页
     ·选择合适的膜是MST的关键第28-29页
     ·中药提取液的堵塞问题第29-30页
 5 高血压痰湿壅盛型研究现状第30-33页
   ·高血压痰湿壅盛型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第30-31页
   ·高血压痰湿壅盛型动物模型研究现状第31-33页
 6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第33-38页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任务第33-34页
     ·阐明和揭示中药作用机制及其科学内涵第33-34页
     ·设计中药给药方案第34页
     ·促进新药开发和剂型改进及质控第34页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第34页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第34-38页
     ·体内药物浓度法第34-35页
     ·生物效应法第35-36页
     ·证治药动学第36-37页
     ·血清药理学第37页
     ·中药方剂组织药理学第37页
     ·中药胃肠药动学第37-38页
   ·中药药动学面临问题与展望第38页
   ·小结第38页
 7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8-40页
工艺流程图第40-41页
第二章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中饮片的质量控制第41-52页
 1 仪器与材料第41-42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42-50页
   ·供试液的制备第42-43页
     ·半夏供试液的制备第42页
     ·白术供试液的制备第42页
     ·甘草和甘草次酸供试液的制备第42页
     ·橘红供试液的制备第42页
     ·天麻和天麻素供试液的制备第42-43页
   ·对照液的制备第43页
     ·半夏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第43页
     ·白术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第43页
     ·甘草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第43页
     ·橘红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第43页
     ·天麻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第43页
     ·天麻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43页
     ·甘草次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43页
   ·饮片的薄层鉴别第43-46页
     ·半夏的TLC鉴别第43-44页
     ·白术的TLC鉴别第44页
     ·甘草的TLC鉴别第44页
     ·橘红的TLC鉴别第44页
     ·天麻的TLC鉴别第44-46页
   ·天麻素的含量测定第46-48页
     ·色谱条件第46页
     ·天麻素线性关系考察第46-48页
     ·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第48页
     ·重复性试验第48页
     ·天麻素的含量测定第48页
   ·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第48-50页
     ·色谱条件第48页
     ·甘草次酸线性关系考察第48-50页
     ·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第50页
     ·重复性试验第50页
     ·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第50页
 3 小结与讨论第50-52页
第三章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仿生-生物酶法提取工艺优选第52-75页
 1 仪器与材料第53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53-73页
   ·实验设计第53-54页
   ·样品液的制备第54-55页
   ·供试液的制备第55-56页
     ·供试液A的制备第55页
     ·供试液B的制备第55-56页
     ·供试液C的制备第56页
     ·供试液D的制备第56页
     ·供试液E的制备第56页
   ·天麻素的含量测定第56-59页
     ·色谱条件第56页
     ·对照液的制备第56页
     ·天麻素线性关系考察第56-57页
     ·阴性对照试验第57-58页
     ·精密度试验第58页
     ·稳定性试验第58页
     ·重复性试验第58页
     ·加样回收试验第58页
     ·天麻的含量测定第58-59页
   ·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第59-62页
     ·色谱条件第59-60页
     ·甘草次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60页
     ·甘草次酸线性关系考察第60页
     ·阴性对照试验第60-61页
     ·精密度试验第61页
     ·稳定性试验第61页
     ·重复性试验第61页
     ·加样回收试验第61页
     ·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第61-62页
   ·分子量≤1000DA提取物的测定第62-63页
   ·HPLC积分总面积的测定第63-65页
     ·色谱条件第63页
     ·精密度试验第63页
     ·稳定性试验第63-64页
     ·重复性试验第64页
     ·HPLC积分总面积测定第64-65页
   ·总多糖的含量测定第65-67页
     ·葡萄糖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65页
     ·硫酸蒽酮试液的配制第65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65页
     ·精密度试验第65-66页
     ·稳定性试验第66页
     ·重复性试验第66页
     ·加样回收试验第66-67页
     ·总多糖的含量测定第67页
   ·干浸膏得率的测定第67-68页
   ·综合评判优选SBEE法工艺条件第68-69页
   ·工艺条件的验证性实验第69-73页
 3 小结与讨论第73-75页
第四章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仿生-生物酶法提取方药组合方式优选第75-83页
 1 仪器与材料第75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75-80页
   ·药材组合方式第75-76页
   ·样品液的制备第76页
   ·供试液的制备第76页
   ·天麻素的含量测定第76-77页
   ·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第77页
   ·分子量≤1000DA提取物的测定第77页
   ·HPLC积分总面积的测定第77页
   ·总多糖的含量测定第77页
   ·干浸膏得率的测定第77-80页
   ·综合评判优选方药组合方式第80页
 3 小结与讨论第80-83页
第五章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药用半仿生提取法工艺条件优选第83-92页
 1 仪器与材料第83-84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84-90页
   ·实验设计第84-85页
   ·样品液的制备第85页
   ·供试液的制备第85页
   ·天麻素的含量测定第85页
   ·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第85-86页
   ·分子量≤1000DA提取物的测定第86页
   ·HPLC积分总面积的测定第86-87页
   ·总多糖的含量测定第87页
   ·干浸膏得率的测定第87-88页
   ·综合评判优选SBE法工艺条件第88-90页
   ·工艺条件的验证性试验第90页
 3 小结与讨论第90-92页
第六章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药醇提浓度的优选第92-96页
 1 仪器与材料第92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92-94页
 3 小结与讨论第94-96页
第七章 半夏白术天麻汤4种方法提取液的成分比较第96-101页
 1 仪器与材料第96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96-99页
   ·样品液的制备第96-97页
     ·SBEE液的制备第96-97页
     ·SBE液的制备第97页
     ·WE液的制备第97页
     ·AE液的制备第97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97页
   ·天麻素的含量测定第97页
   ·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第97-98页
   ·分子量≤1000DA提取物的测定第98页
   ·HPLC积分总面积测定第98页
   ·总多糖含量测定第98-99页
   ·干浸膏得率的测定第99页
   ·实验结果第99页
 3 小结与讨论第99-101页
第八章 半夏白术天麻汤4种方法提取液的指纹图谱比较第101-115页
 1 仪器与材料第101-102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102-113页
   ·样品液的制备第102页
   ·供试液的制备第102页
   ·流动相的确定第102页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102页
   ·色谱条件第102页
   ·共有特征指纹峰的标定第102-103页
   ·精密度试验第103页
   ·稳定性试验第103页
   ·重现性试验第103-106页
   ·HPLC积分总面积测定第106-107页
   ·特征峰峰面积的比较第107-111页
   ·特征峰重叠率、检出率、总差异率的比较第111-112页
   ·相似度的比较第112-113页
 3 小结与讨论第113-115页
第九章 半夏白术天麻汤4种方法提取液血清指纹图谱的比较第115-131页
 1 仪器与材料第115-116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116-129页
   ·较佳采血时刻的选择第116-125页
     ·样品液的制备第116页
     ·色谱条件第116页
     ·不同采血时刻含药血清 HPLC指纹图谱的测绘第116-117页
     ·不同采血时刻含药血清紫外光谱的测定第117-124页
     ·实验结果第124-125页
   ·4种方法提取液含药血清 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第125-128页
   ·4种方法提取液含药血清紫外吸收度的比较第128页
   ·实验结果第128-129页
 3 小结与讨论第129-131页
第十章 半夏白术天麻汤4种方法提取液的药效学比较第131-151页
 1 4种方法提取液对高血压痰湿壅盛型大鼠的影响第132-143页
   ·仪器与材料第132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132-141页
     ·样品液的制备第132页
     ·动物模型饲料的制备第132页
     ·指标的测定第132-133页
     ·动物模型的制作第133页
     ·实验方法第133-134页
     ·实验结果第134-141页
   ·小结与讨论第141-143页
 2 4种方法提取液对痰湿中阻型内耳眩晕症(梅尼尔氏综合症)大小鼠的影响第143-148页
   ·仪器与材料第143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143-148页
     ·大鼠旋转刺激试验第143-145页
     ·小鼠旋转刺激试验第145-148页
   ·小结与讨论第148页
 3 4种方法提取液最大耐受量的测定第148-151页
结语第151-154页
 1 主要研究成果第151页
 2 特点和创新第151-153页
   ·首次将生物酶引入SBE法第151-152页
   ·初步用SBEE法对中药复方系统研究第152-153页
   ·首次结合膜分离技术以分子量≤1000Da的提取物量为指标优选工艺第153页
 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第153-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2页
附录第162-169页
致谢第169-170页
查新报告第170-176页
发表论文第176-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桂枝茯苓丸方药探讨含挥发性成分复方用“半仿生提取法”研究的模式
下一篇:NF-κB/IκB系统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