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天津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选题的背景第10页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第11-13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页
     ·论文研究的方法第11页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第11-13页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综述第13-20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社会指标的含义第13页
     ·社会指标体系的含义和特点第13-14页
   ·国外为解决社会矛盾而建立的指标体系第14-15页
     ·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14页
     ·测量社会动荡的指标体系第14页
     ·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即现代化标准)第14-15页
     ·富兰德指数第15页
     ·描述社会不稳定状态的指标第15页
     ·世界模型指标第15页
     ·国家危机程度指数第15页
     ·国家风险国际指南第15页
     ·政治体系稳定指数第15页
   ·国内与社会和谐有密切关系的指标体系第15-16页
     ·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15-16页
     ·社会风险监测与报警指标体系第16页
     ·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第16页
   ·关于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第16-17页
     ·中国社会和谐指标第16-17页
     ·和谐社会统计监测体系第17页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指标体系第17页
     ·个别地区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第17页
   ·对现有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评价第17-20页
     ·建立指标体系必须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第18页
     ·对于和谐社会必须界定清晰的内涵第18页
     ·对于和谐社会指标必须考虑其特殊性第18-19页
     ·建立指标体系必须注意对象的时空特点第19页
     ·建立指标体系必须注意操作性和务实性第19-20页
第三章 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和框架第20-25页
   ·关于社会和谐的基本理论第20-22页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第20-21页
     ·社会冲突理论第21页
     ·社会转型理论第21-22页
   ·有关社会和谐的社会结构理论第22-25页
     ·分层结构第22页
     ·产业结构第22-23页
     ·社会结构的开放性第23页
     ·居住的集中度和隔离第23-25页
第四章 天津市的社会状况——指标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第25-41页
   ·天津市的社会结构第25-33页
     ·天津市人口结构第25-26页
     ·天津市民族和宗教信仰结构第26-29页
     ·天津市人口从业结构第29-30页
     ·天津市人口收入结构第30-33页
   ·天津市的社会发展水平第33-36页
   ·天津市的社会环境竞争力第36-41页
     ·社会环境竞争力的含义第36-37页
     ·全国城市中天津的社会环境竞争力状况第37-38页
     ·中国大陆城市中天津的社会环境竞争力状况第38页
     ·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天津的社会环境竞争力状况第38页
     ·对如何提高天津社会环境竞争力的反思第38-41页
第五章 天津市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1-51页
   ·和谐社会建设中和谐度指标体系理论模型的建立第41-43页
     ·指标体系理论模型建立的方针第41页
     ·指标体系理论模型建立的过程第41-43页
   ·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第43-44页
     ·和谐社会的基本涵义第43页
     ·和谐社会与指标体系构建的关系第43-44页
   ·和谐社会建设中和谐度指标体系的原则第44-45页
   ·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第45-47页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第45-46页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说明第46-47页
   ·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指标遴选原则和方法第47-49页
     ·指标遴选的原则第47-48页
     ·指标遴选的方法第48-49页
   ·和谐社会建设中和谐度指标体系指标及权重的确定第49-50页
     ·和谐度指标体系中指标的确定第49页
     ·和谐度指标体系中指标赋权的理论与方法第49-50页
   ·和谐度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第50-51页
     ·指标数据的采集第50页
     ·指标数据的处理第50-51页
第六章 天津、北京、上海和重庆和谐度评价第51-56页
   ·灰色综合评价法的思想和原理第51-52页
   ·天津、北京、上海和重庆和谐度评价第52-56页
     ·天津、北京、上海和重庆相关数据的采集第52页
     ·指标值规范化处理第52-53页
     ·计算关联系数第53-54页
     ·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第54页
     ·计算灰色关联度,建立关联序第54-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新变化
下一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