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课题背景 | 第13-14页 |
·水力学研究中的模拟方法的概述 | 第14-16页 |
·控制方程离散化的概述 | 第16-17页 |
·控制方程离散化的目的 | 第16页 |
·计算区域内离散控制方程时所使用的网格 | 第16-17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的方法的分类 | 第17-21页 |
·特征线法 | 第17-18页 |
·有限差分法 | 第18页 |
·有限体积法 | 第18-20页 |
·有限元法 | 第20-21页 |
·有限分析法 | 第21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格式 | 第21-22页 |
·沉淀的类型 | 第22-24页 |
·沉淀池的分类 | 第24-26页 |
·平流式沉淀池 | 第24-25页 |
·折流式沉淀池 | 第25页 |
·辐流式沉淀池 | 第25-26页 |
·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数值模拟的所用的模型 | 第29-36页 |
·FLUENT软件的介绍 | 第29页 |
·FLUENT软件对两相流所提供的模型 | 第29-30页 |
·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 | 第30-32页 |
·连续性方程 | 第30-31页 |
·动量方程 | 第31页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31页 |
·组分守恒方程 | 第31-32页 |
·湍流模型 | 第32-35页 |
·瞬态PISO方法的介绍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模型的验证与实际沉淀池的计算模型与求解方法 | 第36-41页 |
·运用Gambit软件建模的步骤 | 第36页 |
·采用的数值求解方法 | 第36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36-39页 |
·验证所使用的模型 | 第36页 |
·验证模型所需要的网格划分 | 第36-37页 |
·验证模型所需的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验证模型所用的计算模型和求解方法的设置与控制 | 第38页 |
·模拟结果 | 第38-39页 |
·沉淀池的实际模型 | 第39页 |
·实际沉淀池的网格的划分 | 第39-40页 |
·实际沉淀池的模拟所用的计算模型和求解方法的设置与控制 | 第40页 |
·实际沉淀池的收敛标准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沉淀池参数变化的数值模拟 | 第41-80页 |
·进水挡板的淹没深度对沉淀池流场的影响 | 第41-50页 |
·挡板的淹没深度对沉淀池浓度场的影响 | 第50-53页 |
·进水挡板的水平距离对沉淀池流场的影响 | 第53-60页 |
·进水挡板的水平距离对沉淀池浓度场的影响 | 第60-62页 |
·进水口高度对沉淀池流场的影响 | 第62-67页 |
·进水口高度对沉淀池浓度场的影响 | 第67-69页 |
·不同扰流板的位置对沉淀池去除效率的影响 | 第69-72页 |
·不同扰流板的位置对沉淀池流场的影响 | 第69-71页 |
·不同扰流板的位置对沉淀池浓度场的影响 | 第71-72页 |
·颗粒密度的变化对速度场和浓度场的影响 | 第72-8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