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研究
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0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0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2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的现状 | 第12-19页 |
·中小企业的标准 | 第12-13页 |
·关于中小企业的国家标准 | 第12页 |
·关于小企业的银监会标准 | 第12-13页 |
·中小企业及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特征 | 第13-15页 |
·中小企业的特征 | 第13-14页 |
·中小企业贷款的特征 | 第14-15页 |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业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中小企业贷款的发展现状 | 第16-19页 |
3 中小企业贷款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19-28页 |
·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融资需求 | 第19-20页 |
·整体规模扩增导致的贷款融资需求 | 第19页 |
·融资渠道有限导致的贷款融资需求 | 第19-20页 |
·商业银行对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的内在需要 | 第20-22页 |
·传统大型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市场饱和 | 第20页 |
·中小企业贷款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 第20-21页 |
·新环境下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迫切性 | 第21-22页 |
·相比大中型企业客户之中小企业具有的特殊优势 | 第22页 |
·新形势下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的可行性 | 第22-28页 |
·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的现有法律保障 | 第22-24页 |
·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支持 | 第24-26页 |
·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政府扶持措施 | 第26-28页 |
4 影响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问题 | 第28-35页 |
·法律政策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法律保障体系的欠缺 | 第28页 |
·信贷政策的不完善 | 第28页 |
·货币政策的不完善 | 第28页 |
·缺少政府扶持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更有力措施 | 第28-29页 |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不完善的公司机制和不规范的管理制度 | 第29页 |
·长期忽视信用评价和信用等级低 | 第29页 |
·担保条件差而导致风险自担能力弱 | 第29-30页 |
·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贷款产品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自身审批流程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缺少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 第33页 |
·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服务理念落后 | 第33-35页 |
5 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的国际经验 | 第35-41页 |
·立法方面的国际经验 | 第35-36页 |
·日本模式 | 第35页 |
·美国模式 | 第35-36页 |
·德国模式 | 第36页 |
·西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先进经验 | 第36-40页 |
·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 | 第36-37页 |
·规范的业务流程 | 第37-38页 |
·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组织机构 | 第38页 |
·严格的风险防范手段 | 第38-39页 |
·高度电子化的信贷决策支持系统 | 第39页 |
·科学的业绩考核方法 | 第39-40页 |
·风险防范担保机制 | 第40-41页 |
6 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的对策建议 | 第41-45页 |
·创新金融产品、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 第41-42页 |
·多样开发贷款品种、丰富中小企业贷款市场 | 第41页 |
·扩展贷款形式、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特点 | 第41-42页 |
·引入新的担保方式 | 第42页 |
·改进业务流程、降低贷款管理成本 | 第42-43页 |
·简化内部贷款审批流程 | 第42页 |
·设立专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部门 | 第42-43页 |
·优化对基层信贷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 | 第43页 |
·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43-44页 |
·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43页 |
·重视防范中小企业客户的信用风险 | 第43-44页 |
·扭转观念、加强服务 | 第44-45页 |
·消除对非公有企业的观念歧视 | 第44页 |
·主动深入客户提出专门服务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和注释 | 第47-5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