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外包”理念概述 | 第12-21页 |
第一节 “外包”的概念与内涵 | 第12-14页 |
一、“外包”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外包”的内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外包”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 | 第14-16页 |
一、“外包”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二、“外包”的动因 | 第16页 |
第三节 基于不同理论视角的“外包”优势分析 | 第16-21页 |
一、交易成本理论与“外包”的成本效应 | 第17-18页 |
二、资源基础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外包”的整合优势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档案业务外包的历史渊源——商业性文件中心 | 第21-29页 |
第一节 商业性文件中心——“外包”理念在档案领域的最初诠释 | 第21-24页 |
一、文件中心及商业性文件中心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二、商业性文件中心起源与发展过程中蕴含的“外包”理念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商业性文件中心的特点与“外包”理念的一致性 | 第24-29页 |
一、从“外包”成本效应的角度解读商业性文件中心的经济性 | 第25-26页 |
二、从“外包”整合优势的角度解读商业性文件中心的“精简、高效”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我国档案业务外包的重要载体——档案中介机构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我国档案中介机构的兴起及其外包实质 | 第29-33页 |
一、我国档案中介机构兴起的时代背景 | 第29-32页 |
二、我国档案中介机构的实质——档案业务外包的重要载体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我国档案中介机构概述 | 第33-39页 |
一、档案中介机构的定义 | 第33-35页 |
二、档案中介机构的一般特征 | 第35-37页 |
三、我国现有档案中介机构的类型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档案业务外包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 | 第39-50页 |
第一节 我国档案业务外包现存问题 | 第39-43页 |
一、档案中介机构机制问题 | 第39-41页 |
二、档案中介机构业务与规模问题 | 第41页 |
三、档案业务外包立法与规范问题 | 第41-42页 |
四、档案业务外包人才建设问题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我国档案业务外包的发展对策 | 第43-50页 |
一、运行机制改革——以妥善处理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关系为前提 | 第43-45页 |
二、业务规模提升——以科技创新助力基本档案业务拓展为契机 | 第45-46页 |
三、建章立制——以加强外部监督与促进行业自律为原则 | 第46-48页 |
四、人才引进与管理——以优化人才结构与提升能力水平为目标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我国档案业务外包前景展望 | 第50-55页 |
第一节 我国档案业务外包市场潜力巨大 | 第50-51页 |
一、档案业务外包具有大量潜在服务对象和项目 | 第50页 |
二、档案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 | 第50-51页 |
第二节 我国档案中介机构日趋规模化与规范化 | 第51-52页 |
一、档案中介机构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 | 第51-52页 |
二、档案中介机构呈现规范化发展态势 | 第52页 |
第三节 我国档案中介机构开展深层次服务大有作为 | 第52-55页 |
一、档案中介机构拓展档案服务对象优势明显 | 第53页 |
二、档案中介机构扩展档案服务内容潜力巨大 | 第53-54页 |
三、档案中介机构优化档案服务方式渐入佳境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