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档案学、档案事业论文--档案学论文

新时期档案馆公共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研究现状第10页
 四、研究思路第10-11页
 五、研究创新点第11-12页
第二章 档案馆公共关系基本理论问题的界定第12-25页
 一、公共关系概述第12-13页
  (一) 公共关系定义第12-13页
  (二)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第13页
 二、档案馆公共关系含义第13-14页
  (一) 档案馆公共关系定义第13页
  (二) 延伸属性的档案馆公共关系定义第13-14页
 三、档案馆公共关系构成要素分析第14-19页
  (一) 档案馆公共关系的主体——档案馆第14-15页
  (二) 档案馆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第15-18页
  (三) 档案馆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传播第18-19页
 四、档案馆公共关系类型第19-22页
  (一) 从公关对象角度划分第19-20页
  (二) 从公关活动性质和特点角度划分第20-22页
 五、档案馆开展公共关系的意义第22-25页
  (一) 可以加强档案馆内部管理工作,提高档案馆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22-23页
  (二) 可以提高公众档案意识,扩大档案利用者队伍第23页
  (三) 可以重新塑造档案馆良好的形象,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第23-24页
  (四) 可以协调外部关系,争取公众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24-25页
第三章 档案馆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现状及瓶颈分析第25-31页
 一、档案馆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现状第25-28页
 二、档案馆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瓶颈第28-31页
  (一) 意识层面第28-29页
  (二) 体制层面第29页
  (三) 社会形象层面第29页
  (四) 公关内容层面第29-30页
  (五) 公关机制层面第30-31页
第四章 新时期档案馆开展公共关系的策略第31-56页
 一、档案馆开展公共关系的原则第31-33页
  (一) 用户需求原则第31页
  (二) 开拓创新原则第31-32页
  (三) 适应性原则第32页
  (四) 双向沟通原则第32页
  (五) 保密原则第32-33页
 二、档案馆开展公共关系的实践策略第33-56页
  (一) 档案馆开展内部公共关系的实践策略第34-41页
  (二) 档案馆开展外部公共关系的实践策略第41-52页
  (三) 档案馆网络公关策略第52-56页
结束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0页
后记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档案馆社会价值研究
下一篇:档案业务外包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