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10-12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知识吸收能力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公共部门绩效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知识吸收能力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公共部门的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公共部门绩效的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研究知识吸收能力同公共部门绩效关系的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知识吸收能力同公共部门绩效关系的理论意义 | 第23页 |
·研究知识吸收能力同公共部门绩效关系的实践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工具与论文框架 | 第24-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研究工具 | 第24-25页 |
·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学习型政府理论 | 第26-27页 |
·政府绩效评估理论 | 第27-30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0-34页 |
·知识吸收能力同公共部门绩效关系 | 第30-31页 |
·知识吸收动力同知识吸收能力的关系 | 第31-32页 |
·整合机制同知识吸收能力的关系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34-40页 |
·问卷设计 | 第34-37页 |
·对知识吸收能力的测量 | 第34-35页 |
·对公共部门绩效的测量 | 第35页 |
·对影响因素的测量 | 第35-36页 |
·对控制变量的测量 | 第36-37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第37-40页 |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37页 |
·样本统计描述 | 第37-40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40-48页 |
·数据描述性分析 | 第40-41页 |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第40页 |
·知识吸收能力的描述性分析 | 第40页 |
·公共部门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 第40-41页 |
·知识吸收能力与公共部门关系研究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第41-43页 |
·知识吸收能力与公共部门关系研究问卷信度的分析 | 第41-42页 |
·知识吸收能力与公共部门关系研究问卷效度的分析 | 第42-43页 |
·知识吸收能力与公共部门关系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知识吸收能力与公共部门关系回归分析 | 第44-48页 |
·知识吸收能力对公共部门绩效的回归 | 第44-45页 |
·吸收动力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回归 | 第45页 |
·整合机制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回归 | 第45-46页 |
·假设验证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8-56页 |
·研究结论 | 第48-50页 |
·从知识吸收能力的视角提高公共部门绩效的建议 | 第50-54页 |
·明确知识吸收能力在提高公共部门绩效中的重要作用 | 第50-51页 |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保障工作人员“终身”学习 | 第51页 |
·采用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 第51-52页 |
·建设良好的组织文化,激发工作人员自主学习 | 第52-53页 |
·完善沟通,促进组织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 第53-54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4-56页 |
·研究的局限 | 第54-55页 |
·研究的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