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研究范围 | 第11-12页 |
·概念界定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难点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创新点 | 第16页 |
·难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中美博士生资助的历史进程 | 第17-27页 |
·中国博士生资助的历史进程 | 第17-21页 |
·博士生教育萌芽与中断时期的资助(19 世纪早期-20 世纪80 年代) | 第17页 |
·博士生教育真正起步时期的资助(20 世纪80 年代) | 第17-18页 |
·博士生教育飞速发展时期的资助(1991 年-2005 年) | 第18-20页 |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时期的博士生资助(2006 年-今) | 第20-21页 |
·美国博士生资助的历史进程 | 第21-25页 |
·博士生教育起步时期的资助(19 世纪60 年代-90 年代) | 第22页 |
·博士生教育发展时期的资助(20 世纪初-二战结束) | 第22-23页 |
·博士生教育繁荣时期的资助(二战后-20 世纪70 年代初) | 第23-24页 |
·博士生教育发展停滞与恢复时期的资助(20 世纪70 年代中期-80 年代末 | 第24页 |
·博士生教育调整改革时期的资助(20 世纪90 年代-今) | 第24-25页 |
·中美博士生资助历史演变的分析 | 第25-27页 |
第3章 中国博士生资助的现状研究 | 第27-35页 |
·中国博士生资助的经费来源 | 第27-29页 |
·政府财政拨款 | 第27-28页 |
·学校自筹经费 | 第28-29页 |
·社会资助 | 第29页 |
·中国博士生资助的类型 | 第29-35页 |
·奖学金 | 第30-32页 |
·助学金 | 第32-34页 |
·国家助学贷款 | 第34-35页 |
第4章 美国博士生资助的现状研究 | 第35-46页 |
·美国博士生资助经费的来源 | 第35-38页 |
·政府机构的资助 | 第35-36页 |
·学校经费 | 第36-37页 |
·社会资助 | 第37-38页 |
·美国博士生资助的类型 | 第38-46页 |
·奖学金 | 第38-42页 |
·助学金 | 第42-44页 |
·贷款 | 第44-46页 |
第5章 中美博士生资助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46-54页 |
·中美博士生资助的比较 | 第46-51页 |
·中美博士生资助经费来源的比较 | 第46-47页 |
·中美博士生资助类型的比较 | 第47-49页 |
·中美博士生资助运行的比较 | 第49-50页 |
·中美不同学科博士生资助的比较 | 第50-51页 |
·对我国博士生资助的启示 | 第51-54页 |
·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应积极争取博士生的社会资助 | 第51-52页 |
·我国应加强基础学科博士生的资助比例和力度 | 第52页 |
·我国应建立系统的博士生资助体系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