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世界铁矿资源分布特点 | 第12-13页 |
·弱磁性铁矿资源分布概况 | 第13-14页 |
·弱磁性铁矿石分选现状 | 第14-21页 |
·弱磁性铁矿石分选工艺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弱磁性铁矿石分选设备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弱磁性铁矿石分选药剂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菱铁矿与赤铁矿分选现状 | 第21-24页 |
·菱铁矿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1-22页 |
·赤铁矿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2-23页 |
·菱铁矿与赤铁矿分选现状 | 第23-24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4-26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25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试样、药剂、仪器及研究方法 | 第26-32页 |
·纯矿物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菱铁矿纯矿物制备方法 | 第26页 |
·赤铁矿纯矿物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石英纯矿物制备方法 | 第27页 |
·实际矿石 | 第27页 |
·试验药剂与仪器设备 | 第27-29页 |
·试验药剂 | 第27-28页 |
·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浮选试验 | 第29页 |
·碳酸铁分析方法 | 第29页 |
·分散度测定 | 第29-30页 |
·动电位测试 | 第3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测试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纯矿物浮选试验研究 | 第32-42页 |
·菱铁矿与赤铁矿可浮性研究 | 第32-38页 |
·油酸钠对菱铁矿、赤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32-34页 |
·pH调整剂对菱铁矿、赤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34页 |
·抑制剂对菱铁矿、赤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难免金属离子对菱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研究 | 第38-41页 |
·菱铁矿-赤铁矿二元混合矿浮选试验研究 | 第38-39页 |
·菱铁矿-赤铁矿-石英三元混合矿浮选试验研究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含菱铁矿强磁精矿分选试验研究 | 第42-59页 |
·矿石性质 | 第42-43页 |
·多元素分析和化学物相分析 | 第42-43页 |
·粒度组成及品位分布 | 第43页 |
·直接反浮选试验流程 | 第43-45页 |
·直接反浮选捕收剂选择试验 | 第44页 |
·直接反浮选抑制剂选择试验 | 第44-45页 |
·优先浮选-反浮选试验流程 | 第45-57页 |
·矿浆温度对优先浮选的影响 | 第45-46页 |
·优先浮选pH调整剂选择试验 | 第46-47页 |
·优先浮选抑制剂选择试验 | 第47-48页 |
·优先浮选捕收剂用量试验 | 第48页 |
·反浮选抑制剂用量试验 | 第48-49页 |
·反浮选捕收剂选择试验 | 第49-51页 |
·矿浆中菱铁矿含量对反浮选的影响 | 第51-54页 |
·浮选流程结构选择试验 | 第54-56页 |
·选矿产品性质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机理研究 | 第59-71页 |
·分散度测定 | 第59-60页 |
·动电位测试 | 第60-64页 |
·油酸钠对菱铁矿和赤铁矿表面动电位的影响 | 第60-61页 |
·普通淀粉和α-淀粉对菱铁矿和赤铁矿表面动电位的影响 | 第61-64页 |
·难免金属离子对菱铁矿表面动电位的影响 | 第64页 |
·矿物浮选溶液化学研究 | 第64-67页 |
·菱铁矿在水溶液中的表面化学性质 | 第64-65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测试 | 第65-67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7-69页 |
·α-淀粉在菱铁矿表面吸附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8-69页 |
·α-淀粉在赤铁矿表面吸附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