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VSX1抑制flh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4页
1. 引言第14-32页
   ·原肠形态发生运动的模式第14-16页
     ·形态发生运动的各种细胞运动方式第14-15页
       ·脊椎动物形态发生运动的运动模式第15-16页
   ·组织者的形成及在原肠形态发生和形体模式形成中的作用第16-23页
     ·组织者的形成第16-17页
     ·组织者在原肠形态发生和形体模式形成中的基因调控第17-21页
     ·组织者在原肠形态发生和形体模式形成中的作用第21-23页
   ·原肠形态发生运动的调控第23-25页
   ·papc在原肠形态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第25-26页
   ·flh对papc表达时空模式的调控及其在了解原肠形态发生运动中的意义第26-27页
   ·vsx1对胚胎形体模式发育的影响第27-29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9-32页
2. VSX1在flh启动子上作用位点的确定第32-58页
   ·前言第32-33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3-50页
     ·实验材料第33页
     ·溶液和试剂第33-35页
     ·斑马鱼flh基因启动子的克隆第35-39页
     ·不同长度的斑马鱼flh基因启动子控制的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质粒的构建第39-42页
     ·vsx1 capped mRNA的转录第42-49页
     ·不同长度的flh启动子报告基因与vsx1 capped mRNA共注射第49-50页
   ·实验结果第50-55页
     ·VSX1可有效抑制flh启动子所控制的报告基因第50-54页
     ·flh启动子上的TAATTG位点是VSX1或其下游基因编码的蛋白作用的特异位点第54-55页
   ·讨论第55-58页
3 VSX1直接结合flh启动子的体外证据第58-88页
   ·前言第58-59页
   ·材料和方法第59-76页
     ·溶液和试剂第59-62页
     ·pGEX4T-1+HD质粒的构建第62-64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64页
     ·质粒的提取第64页
     ·构建好的表达质粒转BL21及鉴定第64页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和SDS-PAGE检测第64-66页
     ·表达的融合蛋白的可溶性分析第66页
     ·GST+VSX1 HD融合蛋白的大量表达第66-67页
     ·GST融合蛋白的纯化第67-68页
     ·蛋白浓度的测定第68-69页
     ·蛋白的鉴定第69-71页
     ·凝胶阻滞实验原理和步骤第71-76页
   ·实验结果第76-84页
     ·包含VSX1 HD的多肽的诱导表达第76-82页
     ·体外实验表明VSX1蛋白能够结合到flh启动子上第82-84页
   ·讨论第84-88页
     ·VSX1 HD 融合蛋白的表达第84-86页
     ·EMSA凝胶阻滞分析第86-88页
4 VSX1与flh启动子结合的体内证据第88-126页
   ·前言第88-89页
   ·材料和方法第89-104页
     ·实验材料第89页
     ·溶液和试剂第89-93页
     ·表达质粒的构建第93-96页
     ·诱导表达条件的选择和SDS-PAGE检测第96-97页
     ·GST+VSX1 74AA与GST+VSX1 118AA融合蛋白可溶性分析第97页
     ·GST+VSX1 74AA与GST+VSX1 118AA融合蛋白的大量表达第97页
     ·GST+VSX1 74AA融合蛋白的纯化和透析第97页
     ·GST+VSX1 118AA融合蛋白的纯化与透析第97-98页
     ·免疫小鼠第98-99页
     ·对照血清的制备第99-100页
     ·抗体效价检测第100页
     ·抗体特异性检测第100-101页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第101-104页
   ·实验结果第104-121页
     ·成功制备了VSX1抗体第104-117页
     ·体内分析表明VSX1作用于flh启动子包含TAATTG序列的位点上第117-121页
   ·讨论第121-125页
     ·VSX1蛋白表达片段的选择第121-122页
     ·免疫前的抗原准备第122页
     ·蛋白的纯化及应用第122-123页
       ·抗体的特异性第123页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分析ChIP第123-125页
   ·研究小结第125-126页
5.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进一步的研究设想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9页
作者简历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生后小鼠卵巢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谱变化的研究
下一篇:拟南芥AtLrgB基因的进化分析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