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国际实践考察 | 第14-26页 |
2.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状况 | 第14-19页 |
2.1.1 德国合作金融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2.1.2 日本合作金融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2.1.3 法国合作金融发展状况 | 第17-18页 |
2.1.4 德、日、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制定的比较 | 第18-19页 |
2.2 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结构体系 | 第19-21页 |
2.3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中枢银行研究经验 | 第21-24页 |
2.3.1 德国合作金融发展 | 第22页 |
2.3.2 美国合作金融发展 | 第22-23页 |
2.3.3 法国合作金融发展 | 第23-24页 |
2.3.4 日本合作金融发展 | 第24页 |
2.4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中枢银行模式的走向探讨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广西百色右江农村合作银行内部条件分析 | 第26-31页 |
3.1 广西百色右江农村合作银行概况 | 第26页 |
3.2 组织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3.3 运营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3.4 品牌影响力分析 | 第28-29页 |
3.5 业务创新能力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广西百色右江农村合作银行外部环境分析 | 第31-39页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第31-35页 |
4.1.1 地理区位环境分析 | 第31-32页 |
4.1.2 政策与法律环境分析 | 第32页 |
4.1.3 经济环境分析 | 第32-33页 |
4.1.4 社会与文化环境分析 | 第33-34页 |
4.1.5 科技环境分析 | 第34-35页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第35-39页 |
4.2.1 行业内竞争分析 | 第35页 |
4.2.2 潜在竞争者分析 | 第35-36页 |
4.2.3 替代品的威胁 | 第36页 |
4.2.4 供应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分析 | 第36-37页 |
4.2.5 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右江农村合作银行政策与商业业务协同的战略选择 | 第39-51页 |
5.1 百色右江农村合作银行SWOT分析 | 第39-44页 |
5.1.1 优势分析 | 第39页 |
5.1.2 劣势分析 | 第39-40页 |
5.1.3 机会分析 | 第40-41页 |
5.1.4 威胁分析 | 第41-42页 |
5.1.5 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第42-44页 |
5.2 百色右江农合行政策与商业经营协同的战略选择 | 第44-51页 |
5.2.1 总体协同战略选择 | 第44-45页 |
5.2.2 竞争协同战略选择 | 第45-47页 |
5.2.3 商业模式 | 第47-49页 |
5.2.4 右江农合行的使命与目标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右江农合行战略实施与风险防范 | 第51-56页 |
6.1 右江农合行战略实施 | 第51-53页 |
6.1.1 确保存款稳定增长,继续保持同业领先地位 | 第51页 |
6.1.2 打造具有农合行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信贷品牌 | 第51-52页 |
6.1.3 加强信贷精细化管理,强化贷款风险管控 | 第52-53页 |
6.1.4 着力加强员工队伍管理与建设,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 第53页 |
6.1.5 完善信贷支农业务创新 | 第53页 |
6.2 右江农合行风险与防范 | 第53-56页 |
6.2.1 右江农合行主要风险 | 第54页 |
6.2.2 右江农合行风险防范措施 | 第54-5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