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供电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绩效的定义与内涵 | 第13-14页 |
1.2.2 绩效考核研究 | 第14-16页 |
1.2.3 绩效管理研究 | 第16-17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绩效考核方法 | 第20-24页 |
2.1 传统绩效考核方法 | 第20-21页 |
2.1.1 排序法 | 第20页 |
2.1.2 强制分布法 | 第20-21页 |
2.1.3 360度考核法 | 第21页 |
2.2 现代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第21-23页 |
2.2.1 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第21-22页 |
2.2.2 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 第22-23页 |
2.2.3 平衡计分卡绩效指标体系 | 第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基层供电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概况 | 第24-31页 |
3.1 中层管理人员定义 | 第24页 |
3.2 中层管理人员概况 | 第24-25页 |
3.3 中层管理人员考核现状及问题剖析 | 第25-30页 |
3.3.1 考核主要内容 | 第25-28页 |
3.3.2 问题剖析 | 第28-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 第31-54页 |
4.1 总体设计 | 第31-34页 |
4.1.1 设计目标 | 第31页 |
4.1.2 设计原则 | 第31-33页 |
4.1.3 设计思路 | 第33-34页 |
4.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 第34-47页 |
4.2.1 考核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4.2.2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第35-40页 |
4.2.3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设计 | 第40-45页 |
4.2.4 评价标准设计 | 第45-47页 |
4.3 实施方案设计 | 第47-48页 |
4.3.1 考核主体确定 | 第47页 |
4.3.2 考核周期与频次 | 第47-48页 |
4.3.3 绩效结果计算方法确定 | 第48页 |
4.4 绩效结果的应用 | 第48-50页 |
4.4.1 应用于绩效薪酬的调整 | 第48-49页 |
4.4.2 应用于中层管理人员的提拔晋升 | 第49页 |
4.4.3 应用于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升 | 第49页 |
4.4.4 应用于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 第49-50页 |
4.5 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支撑系统设计 | 第50-51页 |
4.5.1 确定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 第50页 |
4.5.2 流程优化 | 第50页 |
4.5.3 组织架构梳理 | 第50页 |
4.5.4 构建部门职责体系 | 第50-51页 |
4.5.5 成立绩效管理工作小组 | 第51页 |
4.6 绩效沟通机制重构设计 | 第51-53页 |
4.6.1 反馈机制 | 第51-52页 |
4.6.2 申诉机制 | 第52-5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新绩效管理体系的效果和可行性分析 | 第54-60页 |
5.1 新体系满意度调查分析 | 第54-56页 |
5.1.1 满意度调查的方法 | 第54-55页 |
5.1.2 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5.2 新体系的优越性 | 第56页 |
5.3 新体系可能解决的问题 | 第56-57页 |
5.4 新体系存在的不足 | 第57页 |
5.5 绩效管理体系实施保障 | 第57-59页 |
5.5.1 组织保障 | 第57-58页 |
5.5.2 制度保障 | 第58页 |
5.5.3 技术保障 | 第58页 |
5.5.4 培训保障 | 第58-5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